临近一个爱唠叨的妇人就说了句:

“傻柱,你干脆进厂得了呗,安安稳稳拿工资多好呀,这样不安稳的活计难撑得过日子。”

这话题一开,顿时就有不少人应和起来。

“这话就对头咯,这拜师学艺的事,一般来说都得找独门独户的师傅才好些。”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也拜了个师学磨豆腐,结果被当傻子坑了,四年都没教我学成,净把我当劳力使唤着;后来我一生气就不干了,进厂。”

“这话在理呀,要说拜师学艺,千万不能找有这些家族家势的拜师学;人家是不一定真教什么手艺,想学的,还得年年月月的送礼不停。”

“就是,咱们对街的那个柳裁缝,一年到头的收徒弟,一个月就收十个八个的,每月徒弟都得孝敬不断,他呀,净收礼,嘿,都发了不少财呢。”

“那没法子说,教不教的得人家愿意,所以说呀,这学艺拜师的事,最好还是得找亲近关系的亲戚,这样才好说点。”

“还是那句,进厂得了;起码进厂里能安稳点拿工资不是。”

“屁事不想,进厂,傻柱他年龄不够呀。”

“不够吗?”

“我算了算,他十月份才满十六呢!”

“嘶,我以为去年就十六岁了。”

“十六也得进得了才好说,进厂去得有人要才行,而且他进厂除了能当学徒工还是干啥?学徒工有钱没钱的,这个可不好说,没钱,今后他跟他妹妹喝西北方啊!”

“那就找一份餐馆厨房的工作,能赚钱,也能灶练手艺,一举两得啊!”

“工作现在可不好找,得能找得到才行,人家一看他傻柱这年岁的毛头小子,谁请他做菜呀?万一弄不好不得砸招牌,还得亏本,影响店铺的声誉,生意就没法子做了。”

“好家伙,你们还敢叫他傻柱,小心一会去医院检查……”

这话威力就大了,顿时大家就多少讪笑着,低头不说话了。

不少人掩嘴笑了,有人更是哈哈大笑。

这一笑,大家伙看着何雨柱也都哈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何雨柱无奈,一翻白眼就骂道。

“你们得了啊,有啥好笑的,今后都注意着点。”

这事也弄不好,不少人听多了,喊多了,就习惯了。

何雨柱的名字,在这院子里,别说,还真有不少人是说不出来的。

特别是一些年纪不算大的小孩子,他们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很多,傻柱这个外号知道的就多了,嘿,全都知道。

连傻柱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知道的人也不少。

此时,何雨柱发怒大家也就讪讪笑了笑,然后也没太当一回事。

邻居嘛,说说笑笑开开玩笑,叫人外号的很正常;没谁会计较这个事太多。

要说外号,这院子谁没个外号被人叫?

这是时代和环境的特色,也不是说文明不文明的事,而是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情称呼方式,风俗文化的特点。

叫人外号这事,多数时候是一种习惯意识使然;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恶意的。

说到年龄的问题,这个是真没满十六周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