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就开始设立御史大夫呀,负责监察百官查这是咱们政治制度的一个传统,一直到本朝都有台谏这一支机构。

台谏言官不用负责干活啊,就负责监督其他的人,就负责给皇帝提供信息。

这是中央和地方之间也得这么拆。比如说秦朝的时候,中国是30多个郡,那到了汉代就发展到100多个郡。

地方拆的太多了,皇帝就干不动了,信息负担太重了吧。

奏书报告打上来,皇帝可能一看这个郡守的名字都很陌生,100多个实在记不过来,更别说处理汇报上来的工作。

咋办,设立信息监督的官员,汉武帝就是这么干的,把全国地图拿来画,画成13个大区,每个大区派一个官儿,叫刺史。

这个刺就是刺探的意思,打听消息的意思,报告给皇帝的意思,刺史就是这么一个官儿。

他的品级是比较低的,但是因为他是皇帝的耳目啊,干的活就是打听信息的活儿比较重要,叫刺史。但是这个刺是花儿虽小,但它可以直接向皇帝打报告。

慢慢的,刺史在地方的权利就越来越大,到东汉时期,刺史已经变成了他所管区域的最高长官。从《三国演义》这本书就能看出刺史后来变成了州牧。最后变成了汉末三国的时期的一个个诸侯。

到了唐朝,这过程又来一遍天下,当时有300多个州,这皇帝的负担又上来了,头都要炸了,怎么管得过来呀?

所以唐太宗算是力量强的,他也只能把300多位周长官的名字写到屏风上,怕自己记不住。

这么大的负担怎么办?还是老办法就是在上面再设一个信息监督的大区,唐玄宗设了15个道,负责监察各个州。

在道上就新设了一个官儿,叫采访使。乍一听这个官名儿就知道,这又是一个不负责行政,只负责监察消息的官。

唐朝这一套,是不是从动机到方案,和汉朝的刺史那简直是一模一样。

历史上的那些地方官儿的官儿名往往都是动词,刚才我已经提到两个了啊,汉朝的刺史,唐朝的采访史,还有后来我朝的巡抚,都是动词。

因为他们都不是常设的地方行政官员,都是替皇帝出去去打听一下消息的检察官。他们都是代表黄帝巡查天下的钦差只不过后来演化变成了地方官。

这种兼听则明的原则,这种分拆专门官员渠道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制度设计的各个角落里都有。

皇帝这么上朝,效果是不论南宋还是北宋向前如此强势之下不管哪个皇帝都没有丢失手中的君权。并没有出现汉献帝和秦二世那样的成为了傀儡。

但是皇帝除了明面上这样的接见大臣批阅奏折的程序之外,每朝的皇帝都有暗中的情报机构。

就拿宋朝的皇帝说吧,他手下由宦官组成的走马承受,也有在换官掌控下的皇城寺,这些机构都是暗中为皇帝打听消息的情报机构,并如本朝的锦衣卫和东厂。

就是皇帝把向他传授各种信息的渠道进行各种角度的分拆,就是落实那个原则叫兼听则明啊。

每个人都不知道皇帝到底见了谁啊?关于自己手头的这摊子事儿,皇帝到底知道多少啊?又有多少隐伏在自己身边的皇帝的眼线和信息源,一概不知。

皇权就是在这种渠道分拆的过程中慢慢儿的巩固起来的。”

“你开始不是说是说为什么皇帝要用那么多宦官吗?怎么拐到皇帝如何上朝上来了?”这是孙氏在旁边插言。

林长钰看了一眼正在撒娇的孙氏,心里暗道女人对这些权利如何分解架构的确不管不太关心,她关心的是八卦消息。

于是他咳嗽了一声,又继续向下讲。

“在宫廷里面,宦官是个皇家的家仆,但是因为他们和皇帝的这个特殊的信任纽带。

所以他们只要出了宫廷就可以帮皇帝干很多事儿。

别看三国志中说宦官外戚轮流掌权,实际上宦官在最权利最高的时候是在唐朝。

在是前唐书还是后唐书上的记载,他们帮皇帝搞钱,帮皇帝出使外国,甚至帮皇帝带兵打仗,宦官都干过。

但是,皇帝最需要宦官就是俩作用。

其一让君主的后宫里面没有歪门邪道的事儿。二呢,就是让内外的信息得以互通。

替皇帝探听消息,充当耳目,这个事儿离了宦官真的就不行。

皇帝为什么要任用宦官呢?就是皇帝为什么明知道宦官可能给他惹事儿啊,但是他一定要任用宦官来刺探信息。

就是宦官作为皇帝最信任的人,虽然他不能提供正式渠道的、全面的、完整的信息汇报,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提供的关键信息能够帮助皇帝做关键决策。

宋真宗皇帝不是天天忙于神道祭祀,所以就把朝廷中的很多小事儿都委托给了宰相王旦你全权处理。

因为他觉得王旦这人不错,自己亲手提拔的啊,这个人大公无私,值得信任。

但是要知道,皇帝对于一个臣子的信任,他从来都是动态的,是在微妙的侧面的观察中一点一点的微调的。

有一次,这王旦向真宗皇帝推荐过一个官员。皇帝看了之后觉得这人还行,能提拔提拔,还专门把这个官员的名字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儿本儿上。

他还像王旦说:“哎,行,将来这个官员要是到京城来述职的话,咱就给他升官。”

等到这个官员真来京城了,那王旦就跟同僚商量的时候,皇帝说过提拔这个官员,咱们就拟一下给他升什么官儿,拟好了之后,第二天咱就上奏。

本来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中间就出了个岔子。

这位官员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啊,当天晚上,就跑到王旦的府中,就是他们家里投了拜帖。

可能是出于礼节或但是为了避嫌,王旦一听这人要来,就没见。

等到第二天上朝,王旦就把给这个官员升官儿的事儿就汇报给了真宗皇帝。

真宗是一反常态,也不说话啊,但是就是不同意。

这王旦回家之后就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知道这名官员的拜天被他的管家拿来看如何处理时,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而且与此同时吓的是心惊肉跳。

一定是昨天夜里那个官员拜访自己的事儿,被真宗皇帝派出来的密探给发现了。

皇帝派的那个密探,他为皇帝获得了就是这个官员昨天晚上去王旦家门口要去拜访,但是王旦没见他,就这么一点点消息。

是朝廷正式渠道,没法儿给皇帝带来的这么一点点消息。

但是可帮皇帝做了多个重大判断。第一王旦确实不错,没有结党营私。自己那个私下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挺严格的,值得继续信任。

第二个判断,这个官员一到京城了,还没升官就想去讨好王旦,有这个动机,私德可疑,所以关于他提拔的事儿,放放再说。

第三,一个外地官员来京城要拜访宰相王旦,这说明宰相的威望在升高啊。哎,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王带也好。

这可能就是宋真宗的意思所以,王旦如果体会到这些意思,他是不是应该心惊肉跳,细思极恐。

如果前一天王旦真的见了这个官员还活了,那真宗皇帝对他的信任马上灰飞烟灭,王旦后来肯定也不可能一口气干上个十几年的宰相了。

这个故事里面的所有人都是性命攸关的。站在皇帝的角度说,关键时刻还是得靠皇帝从兜里掏出来的专属工具。

所以你们想,王旦家门口那个密探能是谁呢?大概率肯定是宦官,这个时候他最好用的专属工具。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里面的宦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因素,请问什么时候换过呀?他的身份就是皇帝的家奴。

你说这帮宦官地位高吧,他是家奴,而且身体不健全,是地位最低下的人。

但是你说的地位低吧,他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人,权利这个东西就这样啊,谁离权力的越近,谁就拥有一点儿权力的余韵。

所以宦官是什么?宦官就是最卑贱的身份和最高的权利混合在一起的这个奇怪的角色。

白居易的卖炭翁啊,说的是唐朝的事。

《卖炭翁》所描述的就是唐朝的一种采买制度。就是一种直接皇帝派宦官到市场上买东西的。

虽然说是买,其实就是强抢。白居易诗里说了,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披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他们在外面的胡作非为,老百姓可是桩桩件件都记在你皇帝的账上。

皇帝就不能争点气吗?你不用宦官不就完了吗?

咱们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两次这样的机缘啊,一次是东汉的时候,袁绍带兵冲进了皇宫,见宦官就杀,别说宦官了,当时宫里面连不留胡子的人都杀光了。

还有一次就是朱温又一次把宦官杀光。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宦官很快又卷土重来了,宦官制度很快又重建了。

到了北宋有几十年过去了。宋太祖宋太宗又一些宦官了。

宋太祖的时候,后宫里也就50个宦官,到了宋仁宗的时候不到100北宋朝廷里的宦官有4000多人。

本朝刚建立的时候,太祖也是很反感宦官干政,当时他用的宦官不到100个人。

现在就可以回答。那个县官被架空的问题。就是什么情况下一个人拥有权利。

一般的人都认为只要把人放在那里,把应该有的权利给他,这个人就是一个实权官员。

俗话说的好,位高则权重,对吧?其实之所以有权利,是因为这个位置所掌握权力的笼罩下范围所有的信息都知道的时候,这个官员就是实权官员。

官员之所以有权利,是因为背后的官员所代表权利的信息的收集情况,而不是这个位子本身。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