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皆是当世大才,孤心中有惑,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今日请诸位过来,正有讨教之意。”
弘农王府,平时刘辩办公所在的书房此刻却是变了个样,几张长条桌围成一个圈,在座的除了刘辩的亲信文武,还有蔡邕、杨彪、黄琬和皇甫嵩这样的朝中大臣,也有后面随同张杨、王匡一同投靠而来的韩浩等人。
上首放着一块宽约三米,高约一米五的黑色木板,而刘辩手中拿着一支细长的圆形白色小棒,面对围坐的麾下一众文武侃侃而谈。
“水为何往低处流?”
“炊烟为何向天空飘荡?”
“为何朝阳是东升西落,而不是西升东落?”
“为何会有春夏秋冬四时?”
“为何会刮风下雨,有雷雨闪电?”
……
看着手拿白色小棒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的刘辩,饶是这一屋子的饱学之士,此刻也不由得一脸懵逼。
而知晓刘辩一些秘密的郭嘉徐庶二人,则是一脸期盼,他们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殿下,这世间万物运转自有纲常,一切皆为天定,我等又岂可妄图窥破天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请殿下莫要再言,否则怕是有祸事降临啊。”黄琬出声劝道。
此时的人们,信奉黄老学说,对于天命,鬼神之说还是非常相信的,见刘辩上来就要探究天地奥义,内心总是有些不可接受。
“黄公关爱之情,孤自是知晓,然孤今日之言,于天道无碍,反而是顺天应人,教人如何顺势而为。”刘辩先是感谢了一番黄琬,然后接着说道:“孤曾于洛阳城中得天道点化,得以窥破天机一角,今日与诸位所说,亦是孤自天道所得。”
摆了摆手制止了还要说什么的黄琬,刘辩接着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孤将这探究天道之学,称之为格物致知!”
听得刘辩抛出这一论题,场中众人尽皆默默思索,格物致知在西汉时便已有,而且《礼记》作为儒家五经之一,似蔡邕、杨彪这等大儒自然知晓。但像刘辩这样将自然现场联系到一起的格物致知,倒是新鲜。
刘辩拍拍手,招呼亲卫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道具拿了上来。只见他点燃一支蜜蜡,置于案上,边演示边说:“诸君且看,今蜜蜡正燃,若我将这琉璃碗倒扣,将会出现何种情况呢?”
这一下,在场诸人的胃口全部被吊了起来,均注视着刘辩,一动不动。
只见刘辩将琉璃杯罩于蜜蜡之上,几息时间,蜜蜡的火苗渐渐变小直接熄灭!
“这?”众人看着熄灭的蜜蜡,不明觉厉,刘辩接着讲解道:
“诸君试想,倘若有一足够大的琉璃杯,将人置于其中,是否也会如同这蜜蜡熄灭一般窒息而亡呢?二者类比,是否可以猜测,这看不到的空间里有一物,目视不能见,但却存在,为人类与动物生存所需,亦为火苗燃烧所需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