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签上一一写上“雷洪”二字。

……

下午,从SKP回来的小王,凑到肖讷工作台旁,小声对他说:“你知道雷总对外说这些玉都是他雕刻的么?”

肖讷抬头瞧了一眼这个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干瘦男孩,站不稳,没精气,眼珠子习惯性瞟着转,其面目特征已经稀疏到完全让人记不住的地步,刻成芸芸众生都嫌没特点。

肖讷低头继续自己的工作。

雷洪给他发了不少活儿。

预计顶多再有一天或者多点,就能赚够买材料的钱了,且还有一点富裕。

“你的水平比他高,不应该他管你。”小王继续挑唆。

肖讷充耳不闻。

小王再说几句,自觉没趣,便走了。

陆帆也听见了,问肖讷:“你怎么想的?被黑了工钱。”

“浪费时间。”肖讷头也不抬的说,去戳穿雷洪又怎样,得折腾至少一两天才能做到吧,而再有一天,他赚的工钱就差不多够买材料了。

这些人间龌龊事不值得他多想哪怕一个念头。

陆帆见肖讷这么讲,便也不吭声了。

肖讷有股往目标拼命的疯魔劲,由此更可以驱动身边的人按照他的节奏去前进。

一件又一件精品玉雕从肖讷和陆帆的工位流水而出。

肖讷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接触玉石雕刻,与大理石雕刻又有不同,玉雕和木雕带有一种天赋属性,石头质地都是均匀的,木头和玉石却是带有自然纹理、天然质感。

与木雕相比,雕玉更须借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者更像是一个发现者。

如果说从大理石中发现灵魂是大师专利,那在玉雕上,这就是玉雕师的基本功课。

肖讷之前几天还在雕大理石,研究“簿纱”技巧,现在又在玉石的方寸之地,让灵感与大自然千百年造就一同起舞。

一刀复一刀,一笔再一笔,随着那些玉石刻物一件件刻画而出,肖讷“技艺”与“灵感”都在上升。

他忽得有了个灵感,把玉石和大理石结合的灵感。

“老陆,你说把玉和大理石结合起来会怎么样?”

陆帆答:“欧洲有一个时期习惯用玛瑙或者黑曜石去做大理石雕刻的眼睛,效果很不错,你可以看看……嗯?”

陆帆习惯性作答,但说到一半,脑中的知识储备却不够了,便陷入停滞。

肖讷望向陆帆,目光凝视。

陆帆被看得有点发毛,“你看什么?”

“有点怀念。”肖讷说,再想及一事,便拿出黑镜去照陆帆。

果然,陆帆的灵感,已不再贫瘠,而是有了一丁点起色,数值上已经超过20,黑镜的评价则是“像是在想”。

像是在想,却基本什么都想不出来,如想,有时候黑镜也挺皮的。

不过已有进步了。

以陈成钢原本之性格,他做艺术既诚恳,亦虚心,就算沦落到一无所有之境,也不会放弃对雕刻的热爱,这坚持,该有回报。

而那个窃取之人,如何维持自身灵感与技艺不跌,才值得悲观。

窃取他人成果者,早晚会有报应的。

比如雷洪。

吴翠花也不是日日都关注翠华珠宝的销售额,毕竟买卖一日好一日坏,都在运气,更长周期比如一个月或者半年的涨或跌,才能代表趋势,所以吴翠花并不知道近来SKP的店,有卖爆的趋势。

她也不会关注到雕刻室的末枝细节,既然已经交给雷洪,便相信雷洪就是,所以理应等肖讷和陆帆赚够了钱,离开翠华工作室,吴翠花才会从帐目中知道自己错过了两个雕刻大师。

但一个契机出现了,这个契机,来自一个大主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