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想法以常理判断都是没错的,可惜,有些事情并不能以常理来进行判断。
比如,李自成无法得知多尔衮早就从漠南蒙古那里得知北京沦陷,崇祯上吊后便决定要逐鹿中原。
即使他收到了后来王良智转交的多尔衮发的告西北诸豪帅书,他、牛金星包括宋献策还是认为满清的野心不过欲做契丹辽国而已。
吴三桂就是明末的石敬瑭罢了,因此李自成一直笃信仓促之间多尔衮不可能集结主力来山海关,顶多不过一支偏师而已。
再比如,李自成认为关宁军的战斗力不能跟顺军相提并论,吴三桂坚守山海关有地利,在顺军的攻势下才两天多就已经不能支撑,如今舍弃关隘出城野战,那便更不值得一提。
但,他没想到的是,关宁军先前打的拉跨,是因为完全没有希望,后路断绝的情况下士气又怎么可能高?如今满清既然加入了战场,关宁军有了清军压阵,士气不可同日而语,再想击败吴三桂就没那么容易了,那可是足足两万多精锐啊!
而李自敬也是这么嘶声竭力的劝谏李自成的:“吴三桂有满清为援,其士气不可同日而语,陛下此刻攻击必不能尽全功,一旦清军从右翼突破,我等为之奈何?”
李自成已经很不耐烦了,清军的加入已经让他心烦意乱,李自敬的不停劝谏更加剧了这种烦躁,于是李自成猛的起身说道:“明日清晨,朕亲自督战,中午之前必破吴贼!”
“陛下,我大顺精锐俱数在此,万一有失,中原不复我有!陛下难道还看不清吗?清军作壁上观是等着坐收渔利,此刻应该立刻收兵,布置兵马断后,撤回北京再做后图。”
李自敬盯着李自成的眼睛,坚定的说道。
一旁的谷英此时倒也难得出言帮李自敬说起了话:“陛下,满清兵马精锐,不可小觑,臣以为就算不撤军也应对小心提防右翼清军,万一清军突然袭击我右翼,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二人的劝谏还是没有说动李自成,李自成沉吟思索了片刻,坚定的说道:“朕自崇祯四年起兵,大小百余战,难道不知兵吗?鞑子兵马再利,右翼也能坚守一日,只要朕一日击败吴三桂所部,那便能回师击虏!朕起于微末之家,能有今日成就,盖天命在朕!”
自崇祯十四年后,李自成长期的胜利让李自成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迷信,不过也对,项城之战、潼关之战不是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正是因为李自成力排众议这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如今面对巍峨的山海关,李自成还是选择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李自敬也看出了李自成的决心,喟然长叹一声,难道往后二百年的浩劫当真是无法避免吗?还是说,真的如多尔衮说的那样,天命在清不在明顺?
不过旋即,他又坚定了自己的决心,生死不足挂齿,但总归要为了这天下尽最后的努力!
于是李自敬直接叩首在地,大声请命道:“陛下如果执意要如此,那便请让臣弟去右翼防守!万一鞑子突袭右翼,臣弟豁出这条性命,也为陛下争取两日!”
“胡闹!”
李自成断喝一声:“且不说你根本不通兵事,就你这一身伤,如何再去前线?此战你已经有功,待朕平灭吴贼后,回北京自然有赏赐,你且速去后营让御医诊治!”
李自成看着李自敬身上那五根被斩断的箭杆,心中就是一抽,到底是自己弟弟,他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动容。
李自敬也是豁出去了,见李自成不想应允,心一横,直接从腰间拔出佩剑,横在脖子上,怒声说道:“大哥!容臣弟再称你一声大哥,为何称帝过后你便如此刚愎自用了?大哥,你如今身膺天命,承载在亿兆生民的期望,一旦兵败,浩劫之下我等也会永为天下罪人!与其如此,臣弟何惜一死?请陛下让臣去右翼督战!如不允,臣弟即刻自刎于此!”
“殿下,不可如此!”
周凤梧、谷英等人大惊失色,纷纷出言阻止。
李自成脸色也是一变,他有些惊讶于李自敬的变化,但从李自敬坚定的眼神中他分明可以看出,一旦自己真的不允,李自敬是真会直接在这里自刎的。
所以,沉吟了许久,他还是重重叹了口气。
“好吧,既然你想去,朕也不拦你,传旨,着李自敬去右翼监军,赐其金牌,许先斩后奏之权!”
“臣弟叩谢陛下!”
李自敬重重叩首,大声说道。
李自成摇了摇头然后说道:“老三,你甲胄破了,朕让人给你取副新的来,御医随你一起去,打仗归打仗,但绝不可让自己有闪失,明白吗?”
李自敬有些感动,但此刻他顾不得亲情这些,抱拳应诺道:“陛下放心,臣弟知道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