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知府毕海天
因此,很快这些土匪也将毕海天引为知己,不仅好酒好菜的招待一番,更是亲自将他送到安全地带。
之后,众土匪更是会对其他兄弟广而告之,提醒他们遇到毕海天时,一定要以礼待之,这是一个难得的为民所想的好官。
于是,当毕海天再经过一些各大山寨时,不仅不会被苛待,而且每次都会被奉为座上宾。
而在他要经过那些不好的路段时,土匪们不仅会加派人手,为他保驾护航,还会为他提供打尖住宿的地方。
那架势就好像的对待他们的贵宾一样,生怕他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遇到某些危险,万一有个不测什么的,他怎么向其他同行交待啊?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近十年时间,毕海天也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官场雏子,变成了一个更为渊博的资深教育。
当然,这段时间里,毕海天也一直在为整个西川府的教学事业奔走着。正因他的缘故,每个山寨都踊跃送寨中子弟前来进学。
这其中就包括了略伽凯,作为英子寨地区的名门望族,毕海天当然不会错过,而他也曾专门去英子寨拜会过他。而闫凯生本就受到了正统的儒学教育,又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这让他也非常健谈,因此,二人刚开始就一见如故。
毕海天感叹于闫凯生的那些善举,而闫凯生也非常惊讶于毕海天的抱负,二人很快就引为知己。而后来,闫凯生更是多次对毕海天进行资助。
闫凯生甚至吩咐过英凯船行,当他们知道毕海天需要走水路时,必须为他提供一艘专门的船只,为的就是方便毕海天使用。
而这,也为毕海天节约了一大笔费用,也为他节省了很多时间跟精力。
而对于毕海天负责的学院事务,闫凯生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资助。但凡毕海天需要用到人支持时,闫凯生都会出现在他身边。
比如,毕海天管理下的西川府学,闫凯生就曾捐赠过很多次,从书籍、用品,到校舍建设,每当西川府学进行改建时,闫凯生都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力。
而经过数次改建,西川府学也从原来的占地一顷,慢慢扩大到了十五顷,学生也开始时的不足百人,增加到了五百多人,而学成入仕的学子更是现在西川府内的中坚力量。
这都是毕海天的丰功伟绩了。而闫凯生的无私帮助,也让毕海天非常感动。
而当时,毕海天能回馈给闫凯生的,就是将他的几个儿子都引荐进了西川府学。
而闫凯生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儒商“的称号,这也使得他在当地名望更甚了。
而毕海天对西川府的心,最终也得到了回报。
因为,他十年如一日的奔走于西川府之中,早已深入民心,而他为西川府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数次得到了朝廷的嘉奖。每次官员考核时,他的成绩都是“上”。而他的官职也因此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而后,他更是从一个教育官被提升到知府衙门,被任命为一个为主抓教化的府衙官员。
后来,原知府致仕后,毕海天便被委任为西川府知府,那时已经到了庆华二十八年了,毕海天也已是三旬年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