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的情况,如何?”
悦香楼之中,一袭常袍的朱棡看向身旁的常茂,轻声询问道。
“太好了,真的就是日进斗金,而我估摸着再有一个月,就能盈利。”
常茂想都没想,便是搓了搓手笑道。
本来常茂对于忆江南能不能赚银子,还保持怀疑的态度。
毕竟朱棡已经是文武双全的全才,要是还会经商,那就有点太恐怖了。
但谁能想到,忆江南横空出世,便是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争相吹捧。
特别是淮西勋贵,还有二代淮西子弟,一个月就能来上十五回以上。
这简直让常茂的眼睛都直了,更是打心底里服了朱棡。
“还得一个月,孤等不起。”
闻言,朱棡倒是摇了摇头道:“常茂,改个经营模式吧。”
“啊?什么意思?”
常茂没弄明白朱棡的意思。
“办卡。”
朱棡的嘴角微微勾起。
“办卡?”
常茂挠了挠头,还是没听明白。
“设立贵宾制,客人通过预付银两,成为忆江南的贵宾。”
“同时设立,上宾、贵宾。”
“预存一千贯以上为贵宾。”
“预存三千贯以上为上宾。”
朱棡想了想,方才看向常茂道。
“简单来讲,就是一种特权,但这种特权仅限于忆江南。”
“类似于朝廷的免死铁卷,在大明可以免死,可你去了北元,这免死铁卷,还有用么?”
眼见常茂还是充满了疑惑,顿了顿,朱棡又是开口道。
“当然没用。”
常茂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又是看向朱棡思索道:“你的意思,我好像明白了一点,就像是将朝廷比作忆江南,而我爹就是朝廷的贵宾。”
“聪明。”
朱棡竖起大拇指。
“至于上宾与贵宾,换成朝廷,就像是区分伯爵与公爵,是不是?”
常茂仍是想道。
“没错。”
朱棡看向举一反三的常茂,轻轻点头。
但心中也是升起一抹感慨。
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古人就是受限于思维的局限,但不代表他们不聪明。
不过古代封建王朝,权力至高无上,对于朝廷,除了皇帝本身,即便是皇室亲族,也都是充满了恭谨。
所以无人敢往这方面去想,倒是正常。
“那上宾给什么,贵宾给什么?”
想通了的常茂,又是看向朱棡问道。
说白了,想获得朝廷的爵位,首要条件,就是立功,立下赫赫之功,便可以因功封侯,享受朝廷给予的特权。
而这份特权,只存在于大明,所以出了大明,这份特权就没了任何的作用。
打个比方,北宋的钦徽二宗。
至于忆江南,就是用银子换取特权,但也是仅限于忆江南的特权。
但朝廷的制度,公侯伯依次递减,皆有相对应的特权。
所以忆江南的上宾、贵宾都将有相对应的特权。
毕竟人家花的银子更多嘛,那特权大一点,不行嘛!
“打折。”
朱棡仍是笑道。
“打折?”
常茂顿时有些不满的看向朱棡道:“老三,你就不能说点我能想明白的?”
“我问伱,遇上大灾之年,粮食的价格,会不会飙升?”
面对常茂的不满,朱棡想了想,这才问道。
“这是自然,遇上大灾之年,那些商贾便会大肆囤积粮食,以图暴利。”
常茂当即翻了翻白眼道。
“那我再问你,遇上大丰之年,粮食的价格,会不会跌?”
朱棡点了点头,又是反问道。
“肯定会跌。”
常茂仍是想都没想道。
“嗯,打折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
“就比方大丰之年,粮食价格暴跌,那些粮商便会降价售卖,例如凡购买我店之粮,每石可减银三钱。”
“而这个消息一出,邻近乡里闻风而动,而虽然每石粮减少了些许盈利。”
“但架不住量大卖的多,所以最终所获之银两,反而超出未降价之前,而我将其称为“薄利多销”之道。”
朱棡思索片刻后,便是看向常茂道:“也就是打折。”
“至于打折的折扣,最高九折,最低一折。”
“嗯我这么跟你解释吧,就相当于你去买一石粮食,需要一贯钱,但这家粮店今日打九折。”
“所以老板仅收九斗的钱,便能给你一石粮,而这便是九折之惠。”
顿了顿,朱棡又是对着常茂解释道。
“你的意思,一百两纹银打九折,就是九十两。”
“打八折,八十两就可以当做一百两来用,打七.依次递减?”
常茂捋了捋,便是有些明白朱棡的意思,方才开口道。
“没错。”
朱棡点了点头。
“那你得教教账房先生们,要不然,别人还真弄不明白。”
常茂摊开手道。
“过几日,孤让府上的账房先生去一趟。”
朱棡本来就没指望常茂能完全弄明白,便也是点了点头。
“那应该怎么实施?”
常茂又是问道。
“一千贯成为忆江南的贵宾,享受九折优惠。”
“三千贵成为忆江南的上宾,享受七折优惠。”
“并且享受忆江南的专属服务,例如优先权、定制草药配方、私密包间等贵宾服务。”
“还有就是设立积分制,花销一贯,可以得到一千积分,而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服务与礼品。”
“再者,逢年过节,或贵宾的生辰,忆江南也会有特别的礼品奉上,从而满足贵宾的需求。”
朱棡一股脑的将贵宾制倒给了常茂,给常茂听得一愣一愣的。
但下意识,常茂觉得朱棡说得对,虽然实施起来有点麻烦,但也不打紧。
毕竟做生意就跟打仗差不多,而想打赢一场仗,哪有那么简单,所以常茂从不怕麻烦。
而且只要能挺过这个麻烦,那就是大把大把的银子。
“对了老三,你说的这个贵宾制,除了忆江南,我是不是也能用在别的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