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当初,他没听苏琬的。

而是把刘娟娶回家。

那他不光要被刘娟、于元亮那对狗男女戴绿帽,帮着狗男女养孩子。

甚至他们全家,还要被老刘家欺负到死。

妹妹苏兰,同样不会有今天的肆意笑容。

他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同样的,家里爹娘,还有妹妹苏兰,又何尝不是?

苏强这样想着,干活跟着愈发卖力。

脸部肌肉已经笑到僵硬。

却仍然坚持微笑。

这点疲惫算得上什么?

内心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一整天下来。

服装店仓库囤积,已经下去大半。

下午的时候。

靳志刚来回跑两趟卸货。

到晚上,仍旧没把仓库填满。

甚至有些大众尺码直接卖断货。

后面补上来的,同样卖光。

这还是在苏琬有先见之明,提前安排大量大众尺码囤货的情况下。

没办法。

这波新开业,加上八折折扣,几乎让半个杭市的妇女为之疯狂。

还有的,正在赶来的路上。

郝家庄制衣厂,直接进入三班倒模式。

上夜班的女工,每人每月多十块钱津贴。

合着一晚上,多挣三毛钱。

大把女工申请上夜班。

现在郝家庄制衣厂,已经扩充到六个车间,一百五十台缝纫机。

其中二到六号车间,每个车间三十台缝纫机。

全厂压力,都给到一号车间。

最开始她们只需要裁剪两个车间用到的布料。

现在她们要裁剪五个车间,一百五十台日夜不休的缝纫机用到的布料。

大舅郝国成乐得合不拢嘴,连夜把郝家庄村干部们全叫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

然后一举拿下紧挨着制衣厂的旁边空地。

郝家庄制衣厂的扩建,已经迫在眉睫。

毕竟这些天,不止往杭市的服装店供货。

还有义乌那边,余应龙叫来两辆大卡车拉货。

上次拉走的喇叭裤跟牛仔衣,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阵不小风潮。

甚至好多地方,开始出现跟风喇叭裤的。

有那聪明的,在苏琬设计出来的喇叭裤上,再做进一步设计。

继续改大喇叭裤开口。

有的已经夸张到,喇叭裤腿可以装下大象腿的地步。

这次新生产出来的秋装。

余应龙同样第一时间,就闻到风声。

直接叫过来三辆大卡车。

差点没给仓库整个搬空。

这不实在没法子。

制衣厂只得从每日两班,一班八小时。

变成每日三班,缝纫机二十四小时无休息。

渝市那边,冀松伟急得着急上火。

他离得杭市远。

往往得知消息,要比余应龙滞后不说,他这边叫车过去。

各种麻烦手续不说。

路上还得走个好几天。

一来一回,特别耽误时间。

这不,刚刚郝国成还在电话里说。

没货了。

等下一批吧。

要到四五天后。

这几天得先供着服装店里的。

得亏余应龙保证,他从苏琬那拿的衣服,绝对不往渝市这边卖。

不然冀松伟可真要哭死。

凭啥啊!大家都是朋友,可不能赚钱不带他吧!

一整天忙下来。

服装店营业额直逼一万。

当然。

除去钱上面的收获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