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视角产生,对应的视界——世界,也就呈现出来了。没有视角,就没有视界,亦没有世界。
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也是无限的。
你眼中的世界,其实只是你眼中的呈现。它仅仅是无量无边、无限可能的视角中的某一个特别的呈现。
而我们之所以会采取某一种视角,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也取决于很多条件或因缘。比如,我们出生的国家、年代、家庭,感官的生理条件,所受的文化教育,生活的环境,从事的职业等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每个人的视角看到的仅仅是他的视角下呈现出来的世界的样子。
如果再加上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情感等,那么个性化色彩就会更为突出。
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理解是多么难得。因为只有放下自己的视角,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体会,理解才会发生。
要理解一个人,必须要明白他独特的视角。你只有站在他的位置,才能看见他所看见的,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
而痛苦和烦恼的产生,往往也正是因为被某种习惯性的视角所困,而不知道或者忘记了,对于任何一件事,如何去看待它,其实有很多种视角。
不同的视角下,事件的意义可能会大为不同。
佛家常说,转识为智,化烦恼为菩提。从视角的角度来说,即是学会转变视角,从分别执著的视角转变为超越分别执著的智慧视角,用超越的智慧视角去看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原来被束缚的视角里解脱出来。
佛家之般若智慧,也被称为空性智慧。什么是空性?从视角的角度来看,空性就是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一种接近于“无视角”和“全视角”的状态。
“无视角”,意味着保持内心的“空”,不陷入自我视角的牢笼。
“全视角”,意味着保持内心的“明”,不陷入任何特定视角的牢笼。
然后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既超越又灵明的独特视角——“空性智慧”的视角。
在这种视角下,任何一种具体的视角都是一种道具,也是一种方便,皆可随机而用,随用随收,不滞留,不陷入,不牵挂,不执著。
当我们学会了应用这种视角,并将这种视角的智慧变成自己的生命程序,久而久之,我们的生命就会与空性智慧视角融为一体。
不要小看这种视角,它将使我们的生命活出全然不同的精彩。
我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但我是这种视角和这种智慧的追求者。希望自己能够与这种视角融为一体,并把这种独特的视角介绍给有缘的朋友们。
愿空性智慧之花绽放在每一位朋友的生命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