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回到了京城。
他顾不上休息,直奔御书房,向朱元璋复命。
“徐达,燕王朱棣为何抗旨不遵,还私自扣留楚凌?”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
徐达连忙上前,双手呈上两迭宣纸,恭声道.
“陛下,臣有燕王殿下密信一封,及楚凌所写预言书一份,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接过密信,拆开一看,眉头渐渐皱起。
信中,朱棣言辞恳切,既表达了楚凌的非凡才能,又暗示其难以对付,为了皇上的安全,不得不暂时将其留在燕王府,同时寻找其软肋。
“哼,朱棣这是在威胁朕吗?说楚凌如此厉害,无人能杀?”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转向徐达,似乎在寻求答案。
徐达心中一紧,忙道。
“陛下,燕王殿下的确曾私下告知臣,说楚凌百毒不侵,刀枪不入,臣表示怀疑。”
“但在将台府保卫战中,我数千将士亲眼所见,楚凌闲庭信步于双方正在激烈交战的战场中,分毫无伤的骇人场面。”
“最惊人的是,楚凌脑瓜子极其聪明,总能设计出当世没有的新奇产品,令人惊叹叫绝。”
“臣猜测,燕王殿下只是担心楚凌之才,若不能为朝廷所用,恐成大患。”
“斗胆将其留在燕王府,既可鼓励其为大明效力,又可寻机制之。”
朱元璋听得惊疑不定。
沉默片刻,又拿起楚凌的预言书,细细端详。
“洪武十五年,五月,天下白;”
“八月,大白于天下”
朱元璋眉头紧锁,反复咀嚼,却始终不得其解。
“这预言,何意?”
朱元璋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好奇与困惑。
徐达赶忙摇头,诚恳道。
“臣亦不知,但楚凌此人,确有奇才,或许此预言暗含天机。”
朱元璋沉吟半晌,最终决定将楚凌之事暂缓处理。
“罢了,就先留着楚凌的命,看看这预言是否成真。”
“徐爱卿啊,你此次北伐大胜,朕心甚慰。朕决定大宴三日三夜,庆祝北伐的全面胜利。”
徐达闻言,心中一松,连忙拜谢。
“谢陛下隆恩,臣当定不负陛下厚望。”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徐达先行退下,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预言书上。
“洪武十五年,五月,天下白;”
“八月,大白于天下。”
“这预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预言内容没想明白,倒让他心头一个激灵。
急忙道:“黄狗儿,传四公主!”
“诺!”黄狗儿低头应道,快步夺夺夺的出了殿去。
很快,四公主朱璎宁被带到朱元璋面前。
“你,是否得到了楚凌的某种预言,才委身于楚凌,并在拍卖会上以二两白银拍卖出去,以此来抗拒和欧阳伦的婚姻?”
朱元璋开门见山的问道。
目光锐利地盯着朱璎宁,声音威严而深沉。
朱璎宁惊愕地抬头,没想到父皇会猜到这一层。
她咬了咬唇,最终还是认真地点头。
“是,女儿确实得到了楚凌的预言。”
“他预言了什么?”
朱元璋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璎宁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
“他并未具体预言什么,只道我嫁与欧阳伦后,将会孤苦一生。”
“女儿不愿认命,故而想以各种极端方式抗拒与欧阳伦的婚姻。”
朱元璋闻言,怒色一闪而过,喝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