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商品——货币——商品的形式变换中完成的,也就是甲——丙——甲。
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也就是说,商品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对立关系。商品的发展为这些矛盾的运动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就全部过程的形式说,商品的交换过程是由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补充的形态变化构成的:
首先,是甲—丙形态,即从商品变形为货币,它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也就是卖。这个时候,是商品的一次惊险的跳跃,因为此时货币在别人的口袋里,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都不能决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也就是说他不能保证商品一定都能变换成货币。如果不能让商品对货币的所有者有使用价值,就不能把货币从他的口袋里掏出来,商品生产者就会遇到沉重的打击。
就全部过程的形式说,商品的交换过程是由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补充的形态变化构成的:
首先,是甲—丙形态,即从商品变形为货币,它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也就是卖。
这个时候,是商品的一次惊险的跳跃,因为此时货币在别人的口袋里,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都不能决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也就是说他不能保证商品一定都能变换成货币。如果不能让商品对货币的所有者有使用价值,就不能把货币从他的口袋里掏出来,商品生产者就会遇到沉重的打击。
然后,是丙—甲形态,从货币变形为商品,即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也就是买。相对来说,这个形态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货币作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是肯定能够出让的商品。
观察商品的这两个形态变化,我们就能够看到,对商品所有者来说,前者甲—丙是卖的行为,后者丙—甲是买的行为。只有卖买结合,商品的形态变化才得以完成。卖和买这两种对立面的行为是按照为买而卖的方式统一起来的。
商品的每次形式变换,都是通过两种商品—普通商品和货币商品的交换实现的。也是因为交换过程,才造成了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
在交换过程中,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一种外部的对立。在这个对立中,商品是当作使用价值,货币则当作交换价值。当然,双方都是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个统一现在是按相反的方向分别表现在两极上。商品和货币的这种对立形式,就是交换过程的实际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形式所包含的物质内容是甲—甲,是商品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的结果一经达到,过程本身也就结束。
商品转化为货币,同量就是货币转化为商品。这一个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从商品所有者这一方面来说,是卖;而从货币所有者这方面来说,就是买。或者说,卖就是买,也就是甲—丙同时也是丙—用。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即从商品形式变化到货币形式,同时总是另一个商品的相反的第二形态变化,即从货币形式又变成商品。
任何商品生产者都不可能提供所有的产品,所以就必须经常卖和买。这样,一种商品的最终形态变化,就是许多其他商品的第一种形态变化总和。每种商品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难解难分地交错在一起。这个全部的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商品流通和直接交换产品都有所不同。直接的产品交换,是产品和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卖和买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而商品流通就不是简单的以物易物了。商品的所有者需要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得到货币,之后再用货币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
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的交换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流通是持续的。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
因为,商品流通不会在使用价值换手后就结束,从而货币也不会在从一个商品形态变化系列中退出后就消失。货币不断填补商品空出来的流通位置。在这里,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明天咱讲货币流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