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圆满结束。

庆国为了招待北齐和东夷使团,特别在皇宫外城的祈年殿中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宴席。

祈年殿内,名士云集,朝臣满座,场面盛大而庄重,彰显了庆国的繁荣与气派。

李宏成坐在席中,他的目光在大殿内游移,看着美丽的宫女们忙碌。

在璀璨的灯光下,宫女们的轻纱裙摆随风轻轻摇曳,

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儿,为这庄重的宴会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生动。

她们身着淡雅的宫装,穿梭于宴席之间,为宾客们斟酒菜,动作轻盈而熟练。

宫女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不忘偷偷投来羞涩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年轻有为的靖王世子。

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个年轻英雄的好奇与敬仰,

而李宏成则以他的从容和风度,回应着这些无声的赞许。

礼部侍郎张子乾在宴会开始前找到了李宏成。

他作为负责宴会礼仪的官员,有责任向李宏成解释宴会的规矩,并提醒他注意某些人。

“侯爷,这宴会之,规矩众多,您可要留心。”

张子乾低声对李宏成说,他的脸挂着和蔼的微笑,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肃。

李宏成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张大人,还请您多指教。”

张子乾点了点头,继续提醒道,

“您作为谈判副使,被安排在中间的案几下,周围都是高官,您的举止可代表着靖王和朝廷的脸面。”

李宏成认真地听着,他知道这宴会不仅是一场庆祝,更是庆国展示礼仪和秩序的舞台。

宴会,北齐使团的长宁侯显得无聊,他坐在案几后,手中把玩着酒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耐烦。

而东夷城使团的首席,坐着四顾剑的首徒云之澜。

他持剑入宫,这是特例,显示了他在东夷城的特殊地位。

李宏成和云之澜的目光在宫廷中相遇,双方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剑意!

庆国朝廷刻意冷落东夷使团,导致云之澜的心情似乎很不好。

他的脸色阴沉,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李宏成和云之澜的目光交锋引起了殿内其他人的注意,气氛变得紧张。

一些敏感的官员开始低声议论,他们注意到了这两位年轻剑客之间的较量。

“那是东夷城的云之澜,四顾剑的首徒,李宏成杀了他的两个徒弟,看来宴会要有所风波了。”

一位官员轻声说。

另一位官员则回应道:“李宏成虽然年轻,但毕竟是靖王世子,这云之澜也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李宏成感受到了周围的目光和议论,但他并未过分在意。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云之澜身,两人的目光如同剑锋一般,在空中碰撞。

正当气氛逐渐紧张之际,一声庄严的宣告响起。

“皇驾到!”

随着皇帝和皇后的到来,整个祈年殿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群臣和来宾纷纷起身行礼,原本紧绷的气氛被庄严肃穆所取代。

皇帝步入大殿,身着龙袍,步履沉稳,身后跟着雍容华贵的皇后。

他们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李宏成和云之澜也收回了对峙的目光,随众人一同行礼。

在这个时刻,任何私人的较量都必须让步于皇家的尊严。

皇帝坐主位,皇后伴随其侧,众臣归位,宴会正式开始。

皇帝环视了一圈殿内,他的目光在李宏成和云之澜身略微停顿,似乎对刚才的小插曲有所察觉。

“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皇帝的声音平和而充满威严。

“今日宴会,旨在庆祝我国与北齐、东夷城的和平协议,愿我们三国之间友谊长存。”

群臣和来宾纷纷举杯,响应皇帝的祝福。

北齐使团的大臣首先站起身来,发表了一番热情而审慎的致辞,表达了对庆国的敬意以及对未来和平合作的期望。

发言完毕后,他优雅地退回了座位。

紧接着,东夷城的云之澜起身发言。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言辞中透露出东夷城的自信与骄傲。

云之澜的发言简洁而有力,表达了东夷城对此次和平协议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四顾剑传人的风范。

皇帝和皇后轻声交谈,讨论着云之澜。

“这个云之澜很是骄傲啊。”皇后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对皇后说:“四顾剑的首徒,理应如此。”

皇后轻轻一笑,回应道:“陛下心胸宽广,能容天下英才。”

皇帝微笑,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停留在云之澜身。

“四顾剑乃一代宗师,他的传人自然非凡。云之澜的傲气,是对剑道的自信,也是对东夷城的自豪。”

太子坐在皇帝和皇后旁边,聆听着父皇与母后的对话。

此时,宴会的气氛逐渐热烈,歌舞升平,美酒佳肴,宾客间的交谈也变得轻松愉快。

在宴会进行中,李宏成注意到庄墨韩终于出现,他步入大殿,坐在了北齐使团的首座。

李宏成心中暗自思忖,庄墨韩此前未曾露面,此时的出现显得意味深长。

他推测这位北齐的重要人物可能一直待在皇宫里,不知道做着什么暗地里的勾当。

与此同时,皇后与皇帝闲聊了起来。

皇后提到:“那位李宏成,听说将成为晨郡主林婉儿的驸马。”

皇帝微微颔首。

“是的,他不仅文采斐然,且在这次谈判中展现了不错的才能。”

“嗯……看起来李宏成与太子的门人,宰相的门生关系都不错。”

皇帝有意无意的说道。

“太子现在长进了,也会招揽人才了。”

皇后高兴的说道。

皇帝笑而不语。

李宏成在宴会频繁举杯。

尽管宴会用酒的度数并不高,但在其他官员眼中,他的饮酒速度显得有些过猛。

礼部侍郎张子乾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走到李宏成身边,低声提醒道,“侯爷,您可要节制一些,切莫在殿前失仪。”

北齐使团看到李宏成的醉态,认为这是一个报复的好机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