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尘来到学校,完成了当日的课业,便与吴卉父女一起去到后堂。两年来他深受这一家三口的喜爱,早已成了先生家的常客,尤其是小姑娘吴卉,公然宣布吴尘是她家的人,在家更是将“吴尘不是外人挂在嘴边”。

来到后堂,吴尘取了一枚铜钱挂在箭靶旁边,退后百步,张弓便射,箭矢果然再次穿过钱孔,唬得小姑娘目瞪口呆,连吴先生也直呼“奇技”。

饭后,三人来到书房,一起喝茶聊天。吴尘喜欢书房的氛围,这儿一进来便能嗅到清幽的墨香,还有先生一生的藏书,包罗万象。吴尘尤其喜欢来这儿翻阅道书,老子庄子抱朴子,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

他目前只有八岁,脑海里虽有上一世的记忆,但因上一世的学问大部分都是自己卧床在家苦读得来,虽也曾在网络上与人交流切磋,却终究不曾得到过大家考校和解惑,因而对于自己苦读体悟得来的知识与功法,吴尘很不自信。来到先生家既能读书,又有人解惑,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经历。

“吴尘,我看你偏爱道家经典,不知你对道德经怎么看?”先生随意问道。

“洋洋五千言,道尽天下事,深邃宏大,古今奇书。”吴尘认真作答。

“那么你是怎么读的呢?又读出了什么呢?”先生开始考校了。

“我觉得这部书的主旨在于提示宇宙的法则,阐述自然大道,表象是诵读,本质要体悟,大道不可言说。”吴尘心想我上一世把书读烂了都没找到感觉,我能告诉你吗。

“看来你是从中悟到了点东西,能具体说说吗”先生又道。

“我觉得道经是一部引人入道的启蒙读物,其中的道理看似浅显,实则高深,每个人读到东西都一样,但悟到的内涵却各有不同,也许这就是老子著书的初衷。”吴尘无意明说自己的修真体悟。

先生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却并未说破:“我想借今天的机会,和你交流一下我的感悟,想听吗?”

“固所愿也,荣幸之至。”吴尘大喜,起身拱手,求之不得。

先生说他对道经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经是所有道藏的总纲,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宏旨,应始终将道经看作是一颗种子,自其中悟出属于自己的道;二是道经阐述的是放之四海宇内皆准的自然法则,只有将这些法则蕴身为气、炼化为精、内化为神,才能完美地体悟大道,最终外化于行;三是不能将八十一章简单地割裂分段,更不能想当然地断章取义,应将其始终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我这里存有道藏五千余卷,但它们其实都是源于这首部五千言道经,自庄子南华以降所有的道家经典,无一不是自老子五千言衍生而来,这就是它作为道家总纲的意义所在。”先生最后总结其言,“道经为体,道藏为用,日后你可以抽空把庄子南华细读一番,其余的经典大多是后人所得,借鉴可以,但真想有所得,还得靠自己领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