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人性的贾诩选对了人,张绣将贾诩当亲爹对待,信任非常,两人也配合默契成了搭档。
在他们两人配合下,地盘很小的张绣,稳稳地在刘表和曹操夹缝中生存,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在贾诩出使刘表后,获得了稳固的靠山。
贾诩也在面见刘表的时候,获得了盛情的接待,只是面对这接待,傲娇的贾诩并不领情,反而在事后评价刘表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这话意思是,刘表在治世能当三公,可以将荆州治理得很好,但在乱世就是个无能之辈。稍许有些偏颇,但也算精准。
经过一轮外交斡旋,张绣成了刘表屏障,驻守宛城有了稳固地盘,外有刘表,内有贾诩,不咋操心的张绣势力,肉眼可见的蒸蒸日上,让曹操红眼了。
曹操红眼的原因很简单,张绣不值一提,贾诩才是真人才啊,要是他们壮大了,自己估计要后背遭殃。随后,曹操决定进攻张绣。
眼见时局危急,贾诩临危不惧,说了应对方案,投降。
张绣一听顿时懵了,但寻思之后,也认了。张绣本就是没啥野心的人,在军阀混战中就是一个小透明,有地盘能安稳就安稳,实在打不赢,那就不打呗。
如果不是后续的变故,张绣估计也没心思对曹操发难,贾诩也不会出阴招。
这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曹操玩人家娘家。
(曹操的恶趣味)
五:贾诩与曹操,不打不相识。
曹操是好色之人,而且偏好夫人,在接受张绣投降后,居然将色眯眯的目光盯上了张绣家人。脾气不好的张绣怒了,但当时的张绣其实是忍了的,可后续发生事情,张绣忍不了了!
那就是曹操明目张胆挖墙脚,将目光盯上张绣部将胡车儿,居然用钱收买胡车儿。张绣是带着人马投奔曹操的,跟随自己的都是部曲和私兵,这些人是张绣地位的保障,他们要是没了张绣就成了光杆司令,那就真离死不远了,而且曹操貌似也有杀张绣的意思。
接连受刺激,还有生命受威胁的张绣,找到了贾诩诉苦。
文和老哥啊,你要救我啊?曹操睡了我家人不说,还要杀我,太过分了。
贾诩听完张绣哭告,看着曾经的搭档,心中莫名悲戚,立马正义感爆发地说,反他娘的。
随后就跟张绣出了个计策:绣降,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
意思是,让张绣找借口将军队驻扎在高地上,行军路过曹操大营时发动突袭。
为了稳妥他还让张绣告诉曹操,我们运输车少,物资太多,士兵要披甲行军才能带够物资。
曹操一听,信了,这就让张绣有了可乘之机!
由曹操的轻信可知,当时曹操并没有杀张绣心思,反而很信任张绣和贾诩,虽然做了不地道的事,但那也只是管不住下半身而已。但历史的发展,就是巧合叠加的产物,贾诩的毒计配合张绣的执行力,让曹操经历了“宛城之乱”,贾诩的计策成功了。
曹操落荒而逃,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身死,爱将典韦战死,两方成了仇人。
随后岁月,张绣和曹操开始拉锯战,张绣在贾诩帮助下,跟曹操打得有来有回,贾诩也在对战中,不断显露自己的军事才能,打的曹操很没脾气。
著名的“退而后追”就是这能力体现,在贾诩运筹帷幄,张绣临阵指挥下,曹操郁闷了。
为了稳住后方对付袁绍,曹操开始寻思是不是妥协下,放下仇恨。
两人一个正和,一个奇胜,让曹操心痒无比,这两货是小强啊,还是收了比较好。
随后,张绣和贾诩的命运来到了十字路口。
有脑子的贾诩,看着袁绍和曹操两雄争霸,信誓旦旦地说:雪中送炭才是真理,劝说张绣投降曹操,而不是跟随袁绍。
张绣一听,就问,我杀了他儿子和爱将咧,真行?
贾诩一听,赶走袁绍的使者对他说:没问题听我的,我从来不坑人,这曹操是真雄主。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
这话意思是,袁绍势力强,曹操势力弱,正因为曹操不如袁绍,他才会更看重我们,不仅看中,还会因为需要,宽恕我们的错误,张秀一听,脑子不咋好的他不愿多想,就同意了。
然后两人一起去曹操哪,曹操高兴地说:让我信重于天下之人,是你啊!
贾诩又一次看对了人,他也貌似终于找到了明主。这明主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看中,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还给贾诩遥封了一个冀州牧。
其中暗含的心思就是:你来了,袁绍算个屁,他地盘我眼都不眨就敢给你,你信我不?
贾诩一见,好,新老板有雄心,跟定了,但,我还是当个参谋比较好。
至于懵懵懂懂跟过来的张绣,在曹操哪里备受重用,活着的时候,跟曹操成了亲家不说,还成了曹操外姓将军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可聪明的贾诩,依旧算错了,害了自己老伙计,张绣最后因为曹丕的讽刺和威胁,自杀了。
贾诩自己的所谓冀州牧,在袁绍被平定后也没兑现。
曹操忽悠了他,不过贾诩并不在乎这些,反而淡然的当好参谋职位,从此不在多言,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发声。
贾诩是个好人,为了给自己的伙伴铺路用尽了算计,自己也因为这算计,变的小心。
贾诩变的低调,变的无为,变的深沉,变的话少,这或许是他人生新的境界,无我。
六:贾诩越来越低调,不搞人际关系,准点打卡上班下班,因为他怕曹操。
贾诩会怕人吗?答案是会,这人就是曹操,这点在《贾诩传》中有记载: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这话意思是,贾诩投靠曹操后,大部分时间都是隐形状态,下班回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家待着啥人也不见,也不出去走动结好同僚,日子过的非常低调。
让贾诩害怕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大家心知肚明。
贾诩这样一个背负原罪的人,在新老板哪里,当然要低调和恐惧啊。
看透人性黑暗的他,深谙曹操这样人的心思,不至于杀你,但你要有想法,那就另说了。
这也是贾诩后续少有参与曹操各种政务根源,仅有的数次,他都是为了天下在发声。
比如,赤壁之战前贾诩劝曹操;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这话的意思是,老板啊,你实力足够强了,休养生息数年在打更有利。
这话看似稀松平常,其实也有贾诩小心思在内,他怕曹操真的一统天下之后要收拾人,真到那个时候,自己这个弄死他儿子的人首当其冲,赤壁之战曹操败了,或许救了贾诩的命。
随后曹操和马超、韩遂作战时,熟悉凉州的贾诩也随军出征,看着故乡在马超、韩遂各种作乱之后,遭遇战火,少有谏言的贾诩献策了!
这场战争,他中一反常态的积极,使出离间计帮助曹操击败了马超、韩遂联军,平息了老家战火,那一刻的曹操,或许明白了贾诩的心思!
这人啊,不愿意出手的时候,咋说也没用,愿意出手的时候,比谁都积极,是个聪明人。
七:文和乱武,锅我来背。
聪明人贾诩成功了,在雄主曹操面前潜隐了,两个人心照不宣达成了默契。默契过后,贾诩还是要为自己的安全计啊,于是在后续又发生了一件事。
曹操问自己的继承人该谁来当?是曹丕还是曹植!
贾诩思考良久,就是不说话,急切的曹操追问说:你在想啥。
贾诩说了一句决定曹丕命运的话:想袁绍,刘表父子事啊。
哈哈大笑的曹操,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就这样用不留破绽的方式,给自己留后路,所谓的打工皇帝,至高境界也不过如此吧?
可,真要换位思考,其实这权谋之说也是有问题的。
贾诩那一刻在赌,他明白曹操心思,知晓曹丕能力,但真要发生意外,估计也不得好死,比如曹彰造反了,比如曹丕暴毙了,这也不是没可能。
人生处处是赌博,不管你是九五至尊,还是平头百姓,都难逃命运。
贾诩的好运就是熬死了曹操,成就了曹丕,投桃报李的曹丕,当然会感谢贾诩啊。
曹丕时代的贾诩因为拥戴,有从龙之功,这感谢就是三公之一的太尉,还有那恳切的问话: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
听完问话,贾诩留下了人生最后一策:
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这话道出了自己的真心:老板,时机不成熟,诸葛亮还在,孙权还在,你老子都搞不定的事,你估计也搞不定,还不如慢慢猥琐发育,慢慢熬死诸葛亮,孙权,陆逊了再打,那时候才有机会。
但是曹丕不听,结果战败,后来贾诩更加低调,因为他知道曹丕的胸襟和气度还赶不上曹操,所以深殷黄老之术,帝王心学的贾诩在公元223年8月11日,以77岁高龄去世,走完了一生,谥号为肃,配享魏文帝庙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