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诊所: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如医疗仪器、药品和手术室等,以应对常见疾病和紧急情况。

药品生产和储备:以太空飞船上最方便的工艺尽可能地生产和储存一些常用药物和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药品。

此外,在太空飞船中还增设了以下一些设施:

1、辐射屏蔽护盾系统:根据所经过恒星放射出的高能粒子与来自银河系外宇宙射线的不同来源辐射,他们采用一种电磁护盾与物理护盾相组合的方式,来屏蔽太空中不同类型的辐射。

2.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利用氧气生成设备和二氧化碳回收设备,确保舱内的空气质量稳定。

3.重力模拟:提供人体所需的重力模拟装置,以减轻长期失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心理健康支持:设置心理咨询室和活动场所,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娱乐活动,帮助乘员应对长期太空生活的压力。

所有设施都综合考虑了能源消耗、物资供应、环境控制等因素,并配备自动化系统和安全监测设备,以确保船上乘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除了上面以载人飞船为主的准备以外,对于即将要移民过去的太阳系行星地球和火星,登陆以后怎么样适应那个星球的环境,在上面进行可持续的生活,现在也必须预作打算,做到未雨绸缪,以便仓促行事、临阵擦枪,到时后悔都来不及。联合政府召集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形成以下主要意见:

地球可以放心地去,适应自然环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需考虑改造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选择去那儿的原因。

去地球唯一要担心地是,怎么样应对地球上已有的繁盛的各种生命。对于外来生物过去,势必会和当地生物发生冲突,特别是地球上存在着巨大的动物—恐龙。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认为应对不会太困难,只要带好足够数量的武器弹药就可以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在对适应地球的生存环境问题上,犯了无法弥补的天大错误。看似他们选对了地方,地球确确实实要比火星更能使生命长期持续地生存下去,但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这样,因为他们选错了去的时机,对于这群来自方外异域的外星生命,当时的地球显然没准备好接纳他们,结果带给他们的是一场万劫不复的噩梦。

主要是考虑怎么样去改造和适应火星的自然环境,这个是一小部分选择去火星的人必须作好思想准备的。

在几个火星恶劣的自然环境指标当中,他们觉得相对而言,火星冬季和夜晚的低温倒是和他们这边的星球有点相似的。因为本星球的另一半和火星的温度几乎相差不多,也有着最低零下七八十度那样的低温(现在火星一般地区冬天的平均气温在零下63度,而极地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130度。当时由于受火山喷发影响而使气温上升了很多),而现在居住的这个半球气温平均也只有零下三四十度,最低时曾经达到过零下五六十度。因此,登陆后的开始阶段,只要不是在极地,其他地方在冬天都可以用合适的保暖装备和设备来应付一下的。但要长期持续生活下去,就要考虑到作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等许多方面,必须要想办法使火星的温度提升上去才行。

最不能忍受的是氧气实在有点太少了,尽管这里氧气与地球相比要少很多,但与火星相比是多了很多。根据探测数据,他们发现当时火星大气中的氧气只占总体积的约1.3%(与现在只有0. 13%相比,已经提高了十倍,这是由于当时受火山喷发影响,而使贮存在地下水冰中的氧气得到释放,也包括了土壤里面氧化铁受高温融化后释放出的氧气,因而使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了很多。现在火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占了有95%,还有少量氮气和氩气,分别占到2.7%和1.6%,而氧气只占0.13%。),绝大部分的大气层由二氧化碳组成。相比之下,他们那儿大气中的氧气占总体积的比例约为8.5%,但与现在地球氧气占比达到20.95%当然不能相比。因此登陆火星后需要自带足够的供氧设备来帮助呼吸,但长期持续地生活下去,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想尽办法来大量增加氧气供应。

此外,火星上因为没有磁场,来自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个对身体来说危害极大。刚登陆时,可以先在太空舱里住一阵子,然后在一些洞穴或能挡得住天空辐射的地方生活,但长期持续生活下去,必须要想办法用更多的方式挡住辐射,最好是恢复火星的磁场,哪怕是恢复一半甚或三分之一也是好的,可以彻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火星的沙尘暴是很厉害的,特别在夏天,由于日照强烈,地面温度很高,地面附近的大气因受热而产生强劲的上升气流,这股气流会将地面的灰尘往上卷,在空中吸收阳光的热量进而提高大气的温度,使上升的速度更快,因此火星上常可见到大规模的飞沙走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