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商人私造船舶”的政令,则由兵部负责落实。

兵部负责落实船舶允许私造,原因是聚朝船舶,在此之前,只有兵部下属的造船厂能够大量生产,商人敢制造船舶,轻则倾家荡产,重则视同造反。

兵部尚书后面给陆瀛上奏的奏章,详细描述了关于船舶允许私造的实施细则,第一是兵部将向十名商人发放造船批文。

第二是兵部会有偿向商船厂派出工匠及造船图纸,让商船厂的制造工艺尽快成熟。

第三是商船厂不能生产火炮,商船厂如果需要火炮,可以向兵部购买。

兵部此举,自然是要防止火炮大举流入民间,毕竟如果到处都在生产火炮,使用大炮,那也太不和谐了。

陆瀛对于商人能不能生产火炮,没有在意,因此并没驳回兵部禁止商人造炮的建议,毕竟它想要的是船舶市场的壮大,推动海外贸易重启,不是要学美利坚。

兵部对商人的大方,自然不是兵部自己的想法,要按兵部的想法来,商人根本不允许造船,因为由兵部船厂垄断全国船舶交易市场它不香吗?

兵部之所以会这么大方,完全是因为陆瀛给兵部拟定了放开大纲,放开造船业,要严格按照大纲,可以补充不能删减。

朝廷位于京师,兵部位于京师,政令的执行者、落实者,也大多身处京师,所以朝廷将允许商人经营海外贸易和造船生意的消息,很快就在政令传达、落实过程中,在京师商人群体之中,不胫而走。

一时之间,京师各茶楼,人满为患,不是商人到处游走打探消息,就是宴请兵部官员想要拿个名额。

朝廷的船舶制造批文,当然不会是商人们可以在大街上捡来的,这里面,充满了各种交换、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

商人们将会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获得这个珍贵的批文。

毕竟有了批文,就代表自己成为朝廷允许的可以涉足造船业的商人。

聚朝民间其实不是没有造船业,遍布全国的水系和运河,就可以养活不少私人船厂。

聚朝这次发放的造船批文,主要是允许造船商人造海船。

海船更大更宏伟,带来的是更高的收入,比内河船只更有价值。

如果仅仅是造船,其实感兴趣的商人会少一大半,但跟造海船生意相连的是各个市舶司都将允许五名商人从事外贸生意。

外贸生意赚钱,这是举世所知的,否则藩属国就不会千里迢迢来买聚朝货物。

海禁一旦松动,外贸生意一旦成规模,就代表着海船市场会迅速壮大,这里面蕴含的利益,可以让商人们疯狂。

更何况,朝廷还允许私人采购大炮架设在海船上,做成武装商船,更妙。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市舶司也陆续接到了来自朝廷的公文。

位于地方的国家机械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