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前,宋晓书给自己的底线是自己创作的歌曲版权一定要握在手上,不然合约到期后不能唱自己的歌就狗血了。而且等到2003年彩铃功能上线后还能够挣一波大的,至于唱片公司收的歌就无所谓了,反正质量也很难比他从后世搬运的金曲强,不过这也能作为谈判时交换的筹码。

“2000年以后数字音乐的崛起已经给实体唱片业奏响了挽歌,未来10年实体唱片业的大环境只会一年比一年差,不过最近几年还是能捞一笔的。”宋晓书如是想着。

宋晓书比较中意华纳唱片,毕竟他脑子里还有不少英文金曲,将来如果想要大把大把的赚美刀还得是找这种具备全球发行能力的唱片公司。

兄弟俩和这些唱片公司分别谈了谈,一开始各家都只愿意提供一份中规中矩的新人合同,但是在宋晓书拿出自己已经写好的其他8首歌之后,态度立马软了许多,表示版权、分成啥的都可以慢慢谈,毕竟这8首歌的质量没比已经录好的两首差多少。

如果全部都放在一张专辑里发布,很大概率成为白金专啊,这种完成度极高的专辑,只要公司前期投入一点就能很快制作完成,后续只要正常推广就是大把大把挣钱,再加上当面看到宋晓书的相貌和气质,就开始畅想2000年的歌坛最佳新人了。

兄弟俩最后找的华纳唱片,这家全球布局的唱片公司目前也在大力开拓中国大陆市场,看到宋晓书展示出来的词曲和他本人形象,感觉简直瞌睡来了枕头,如果把宋晓书打造成一线歌星,那华纳唱片也算是在中国大陆的唱片业插旗了。

双方你有情我有意,很快就把合同的几个关键点敲定下来了:

专辑销售分成3:7,宋晓书占3成,华纳唱片占7成。就这还是因为宋晓书整张专辑的词曲都是自己创作的份上,一般新人如果没有创作能力,只是单纯演唱的话能有个10%的专辑分成那都是资本家大发善心了。

这样简单算一下,一张正版专辑光盘零售价卖30块钱的话,华纳唱片的出货价大概是20元,每张碟片的成本大概3块钱,一张唱片华纳能挣17元,分给宋晓书大概5元。磁带的话零售价低一点,每盘磁带宋晓书大概能分2元。

双方签约时间8年,宋晓书一开始还想把签约时间缩短一点,但是华纳唱片咬死了这点不让步,华纳唱片可不想辛辛苦苦打造的歌星被别家摘了桃子,不过双方也约定了根据市场情况每两年重新谈一次合约。

最后就是宋晓书最关心的版权,宋晓书表示自己创作的歌曲必须把全版权拿在手上。

双方经过唇枪舌战,宋晓书以放弃未来所有华纳唱片提供歌曲的歌手分成作为交换,华纳唱片才勉强同意,毕竟大公司还是有自己的傲气的,感觉眼前这个小年轻还是不自量力,你现在能写十首还不错的歌,但是你以后每年都能写出来吗?

每个音乐人的黄金创作期就那么几年,哪家大型唱片公司没有一大群词曲创作者,强大的幕后创作能力才是华纳唱片能批量制造歌星,不断制作出大卖唱片的原因,台面上歌手只是华纳唱片的唱歌机器罢了。他们哪里知道宋晓书自己“创作”的歌都踏马唱不完,哪里有空去唱别人的歌。

最后,宋晓书还提了一个财务上的小要求,他表示自己会在美国开一个账户,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专辑分成希望华纳唱片以美元结算后转到那个账户上,华纳唱片也爽快答应了,他们觉得这很正常,毕竟他们觉得美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全世界的人都应该而且必须向往美国,而且,他们坚信没有人能够拒绝绿油油的美刀。

因为宋晓书还未成年,合同还需要监护人一起签字,于是和兄弟俩和华纳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就离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