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变了。

而命运被改变的又何止是季书言、柳青源两人。

司徒书院的众多学子,都没想到,选择就读司徒书院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

除了司徒书院治学严谨、夫子教的好之外,还有一些神奇又神秘的“内部读物”。

提纲挈领,角度新奇,让他们大开眼界和脑洞。

开办两年以来,司徒书院除了童生数百,秀才数十。考上举人的也有四个。

其中两个,是司徒书院的先生。

如今除了甲乙丙三个班之外,还加了丁班。

“甲班”也不再是考过童生的人,而是有了秀才功名还依旧在此读书的人。

有了秀才功名,就算是去县里的其他大书院,也可以做个夫子了。

但在司徒书院,秀才构成的甲字班,足足有两个,近七十人。

下个月起,季书言也会成为其中之一。

这些人都是不满足于秀才功名,还要继续往上考的。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夫子能教的东西已经有限。

但司徒书院的学习氛围、如此众多优秀学子的交流机会。

还有那些令人惊叹的“内部读物”,都是唯有加入司徒书院才有的。

“乙班”则是有童生功名的人。

“丙班”是有一定基础,但尚未考过童生的学子。

“丁班”则是开蒙班。

司徒书院招生越来越有难度,因为报名的人太多,若是全靠夫子们忙,恐怕不吃饭不睡觉也忙不过来。

好在,秀才“甲班”的学生会在每年招生的时候来帮忙。

此外,开蒙班也基本由他们轮流去教。

但司徒谨也不会占这些学子们的便宜,秀才班的学生们,束修全免,只付住宿和伙食费。

“老季家的,你们家可是有大福气了!”

“秀才公能免50亩田的赋税呢!”

吕氏看着自己优秀的儿子,笑的合不拢嘴。

虽然以她家如今的财力,已经不在乎50亩田的赋税了,但谁会嫌钱多呢?

“现在老季家可不止50亩田了吧,我瞅着,都有八九十亩了呢!”

“可不是嘛,我家这两年都多置办了二十亩田。更别说季家了。”

“能免一些就免一些呗,谁还嫌粮食多不成?”

“好了。”孟达山摆摆手,“喜事就宣布到这里,赶紧各忙各的去吧。”

“别让家里的客人等久了。”

众人听罢,四下散去。

如今,山脚村可不只是他们村里人的地盘了。

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

“你好,请问,这里是山脚村吗?”

“饰裳阁在哪?”

“我想在此住下,不知可有空房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