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儿外表柔弱,端庄大方,一般人恐怕觉得她是大家闺秀的性格。其实她从小受天机处训练,又以名妓身份藏身在青楼之上,一颗心早已坚硬似铁。平时一颦一笑半真半假,来自她的先天的天赋和后天所受的训练,与她自己的情绪毫不相干。

这次万幸得以摆脱神魂淹灭变成植物人的下场,这时见是有道、无福师徒两个不计前嫌救了她。她个性外热内冷,对自己的生死也没有很放在心上,所以并不很感激。但自己先动的手,最后反被人所制所救,仍感觉有些尴尬。于是让无福小和尚给有道捎了歉意,又郑重地向无福道了谢,当晚便告辞离开了。

白小石在寒山寺住了下来。他见无福小和尚稚气未脱但行事果断,而且性情纯良,对他本就多了一分喜爱。而小和尚本来就对他在山门可以出那么好用的主意很佩服。双方都有亲近之意,相处之下,很快就像兄弟一般,小石自从家中出逃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平静的日子。本来他还担心行踪泄露,会有人来抓捕,但有道一再挽留他,并且和他保证无事,他才住了几天。奇怪的是,一直没人来找他,就像是他根本不存在一样。

几日后的一天早晨,有道大和尚把他叫到自己的禅房,让无福给他准备了一盏清茶,就挥挥手把小和尚赶走了。

“你是白华庭的第几子?”大和尚问道。

白小石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他第一天见到有道,就觉得有道认识他。“我行二。”

“这次你家出事,传言说因为你写了反诗,其实并非如此。”

小石心中一震,从家中出事开始,公开的罪名一直是白小石写了那首“自挟两青龙”的反诗。小石虽然听父亲说另有缘故,但也一直以为是父亲在安慰自己,这次听有道也这么说,触动了他的心思,不禁有些凄然。

大和尚缓缓说道:“你父亲白华庭曾经有两个结拜兄弟,他们三个一起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后来兄弟三个成为了当今世上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角色。这件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那时候我和现在的无福差不多大。”

有道将往事娓娓道来,那往事由于隔着泛黄的岁月,说起来就像传说中的故事。

那时候白家世代为官,到白华庭父亲时,担任了京兆府少尹,一个从四品的不大不小的官。白华庭小时候聪慧过人,名声在外,被靖王亲自登门邀请在其府与王子一起读书。靖王各子中以第三子临淄郡王李逸性情最为跳脱,喜欢结交能人异士,向往江湖游侠的故事,而不喜欢规矩。白华庭那时也是有点叛逆的,也不太把他当王子看,一来二去,两个人竟成了极好的朋友。后来有一次白华庭拉着他和当科的状元郎伍子钰喝酒,几个人越喝越多,越喝越投机,最后在白华庭的要求下,三个人结义为兄弟。

伍子钰年龄最长,是大哥。临淄郡王李逸比白华庭大一岁,成了二哥。白华庭年龄最小,就是三弟。

从此三个人结伴同行,抵足而眠,感情愈发深厚。

靖王是当时帝国皇帝的第十四子,也是嫡三子,为人温和宽厚,重视亲情,对皇上和皇后很孝顺,和兄弟姐妹也都很友爱。由于对权力没有太大的欲望,不与众兄弟争宠,在兄弟姐妹中最有人缘。他的同胞兄长大皇子是当时的太子,帝国皇帝对他寄以厚望,太子也一直不负众望,聪颖好学,能文能武,为人诚恳。

太子曾在皇帝去巡视天下的时候,于长安城留守,将整个长安治理的井井有条,得到了皇帝的赞赏,而且上马开弓堪称神箭手。

但好景不长,在太子三十多岁的时候,长安发生了一场大疫,皇后、太子妃竟然都染了病,相继去世了。太子悲痛万分,终日恍惚,不小心摔下台阶,摔断了腿,成了个跛足之人,走路有失威仪,连马也骑不得了,从此性情变得乖张起来。有一次太子的老师只是批评他过于奢靡,他竟私下里扬言早晚要杀掉他。

这时,太子和靖王的同胞兄弟四皇子李适,他主持的军械所改良了惊神弩。惊神弩原来威力极大但比较笨重,是用来守城的,弓身长三十尺,射程达千步,需要十几士兵用绞盘张弦,射出的箭矢比投枪还长,可钉入城墙充当攻城时攀爬的梯子。李适改良后将惊神弩变小变轻,大概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大,所用箭矢也相应减短减轻,装在车上,可由马拉着奔袭。只用四个人就可以张弦,射程仍可超过八百步。

皇帝得此利器非常高兴,对李适大加赞赏,连着几日赏赐财物。此时太子本就变得多疑,而且性情的变化也失了人望,担心皇帝会废太子,就和一些东宫的辅臣密谋造反。事败后被皇帝贬为庶人,迁至青州。而皇帝觉得李适为人强悍果断,怕立他为太子后,废太子和靖王可能都活不下来,就立了靖王为太子,结果这个不想当皇帝的反而被立为储君。

待靖王继位后,改年号为永福,他立了长子为太子,将一向喜武临淄郡王李逸任命为大将军,镇守北疆。白华庭跟着李逸也去了军中,成为了一名将军。伍子钰留在朝中,任吏部员外郎。

李逸这大将军做得有滋有味,他虽然贵为皇子,但没有架子,与兵将同甘共苦,奖罚分明,颇有章法,部队的战斗力很快就成型了。他带兵三次打退北荒人南下,大小胜仗打了无数,在边疆闯出的好大的名声。北荒人后来再进攻时,都会绕出几百里,远离李逸的防区,号称“大将军在,北荒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