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房地产尚有发展可能,废品回收业务需广阔场地,买下几座大型四合院或是远方的土地是个可行的策略。至于租住,尽管京城的两居室月租只需几元,但长远看来,为了运营方便,拥有物业显得必要。
股市金融那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事物,国债可能还能稍作短期投机,但李志强对此却不屑一顾。这类投资成本庞大,但收益缓慢,远不如收购旧家电、珍藏古董来得诱人。
八十年代初,能修理电器的技术人才寥寥无几。多数京城的家庭遇到坏电器时,都倾向于新购替换,许多问题其实小打小补便能修复。李志强他们将修缮完的二手电器带回江城贱价转卖,这便是不小的收入。
若电器实在无修复意义,单单从里边拆出贵重零件售卖,价格就已远超过收购成本。总之,李志强坚信只有稳赚无赔的生意才是好买卖,更何况废品回收中发掘有价值的古董和老物品的概率极高。
他本人并无贪念,他认为收聚古董的最终目的是从中获利,并非收集数量。对缺乏历史意义的老物件,他会适时将其变现;对于有意义的珍贵古董,则保留下来。他心知,后世二千年,国家已许可个人开设私人博物馆。到时候,在江城建立私人博物馆,将是他的长远目标和骄傲。
虽然有建立博物馆的憧憬,但他实质上还是希望古董保持其价值。如果遭遇大的投资挫折,他仍可用这些资产翻盘。因重生稍微影响了历史,李志强深知可能有他人与自己同处这个时代,行事慎重才能确保长久安稳,分散风险是明智之选。
他在京城安排了一支愿意吃苦的年轻人队伍,让他们早日接触社会变化、见证时代脉络。自己也会提供大力支持,这些青年将来会成为他志强公司业务的关键支持。
此外,李志强特地拜访了月坛邮市,虽然此时的它尚未成形,只是一处交流之地。在邮政部与其他资本利益方小幅度推广下,当时的邮票市场刚起步。《全国集邮联大》会议后,京城月坛公园开始有人以三五成群的形式买卖邮票,不过交易量不大。
李志强认识到,改革开放推动着邮票市场的繁荣,前来月坛公园交易的集邮爱好者逐渐增多,这里被称作邮市。八十年代金融投资项目以邮票为主,主要归功于邮政部门的推动。那时,作为改革初期财力雄厚的部门,邮政在各方面具有显著能力,银行甚至仰赖其生存。而在七八十年代交接期,邮票除了美观外,并没有明显的投资价值,除了欣赏和保留,没有实用和流通价值,被搁在家是十足的浪费。
在中国,如同外国有人热爱集邮一样,我们中国人也应当具备类似的爱好,并有能力对此进行投资。
独具慧眼者把握住这次机会,投入邮票领域淘金。
他们自称为早期邮票收藏家,积极回购和囤积老式的珍稀邮票,称此举反映了生活品质提升应带动精神层面的进步。
如何增进精神内涵呢?便是通过集邮。它既是兴趣爱好,也是一项学问。通过收藏和研习各类邮政物件,集邮者可以借此掌握世界历史、地理知识,欣赏花卉、昆虫与人物等内容,还培养出平和的心态与沉稳的耐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