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女儿满脸疑惑的表情,李世民心中暗自欣慰。
能够积极发问、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虽然他不能让女儿参与朝政,但如果她能像现在这样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精神,将来必定会有所成就。
只是可惜啊,若是太子承乾能有这份心就好了……
李丽质再次向父皇发问道:“父皇,是否有可能在一天之内,仅用两三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将这些事情妥善完成呢?”
哼!李世民一听,顿时怒气冲冲。这简直是白日做梦,天方夜谭!
“孩子啊,做事情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人又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仙,怎么可能在短短两三个时辰内完成那么多事情呢?别胡思乱想了。”
李丽质被父皇的话说得有些尴尬,她微微低下头,心中却犯起了难。该如何向父皇推荐那个刺史来京城任职呢?直接说他每天只用一点时间就处理好了所有事务,父皇肯定不会相信的。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手指无意间触碰到了袖子里的折扇。突然间,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父皇,儿臣特地为您带回了一件礼物,相信您一定会喜欢的。”李丽质说着,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喜悦。
李世民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尽管他身为天子,世间珍宝应有尽有,但女儿的孝心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他好奇地望向女儿手中的折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哦?有孝心了,快给朕看看。”李世民微笑着说道。
李丽质见状,急忙将折扇递到父皇手中,并催促道:“您快打开看看吧!”
李世民接过折扇,心中虽有些纳闷——不过是一把普通的折扇罢了,能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然而,当他缓缓展开扇面时,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凝聚在了上面。
他走到门边,借着光线仔仔细细地观赏着扇面上的内容。原本随意的目光此刻变得专注而认真,仿佛被扇面上的某种魅力深深吸引。
“好诗,真是好诗啊!”李世民赞叹道,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
他继续欣赏着扇面上的草书,字迹流畅而有力,充满了激昂与霸气。他不禁再次感叹:“这字写得真好,完美的草书!”
当他的目光落到末尾的落款时,他震惊地念出了声:“林逸?鄯州刺史?”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折扇,一个下州刺史居然能写出如此造诣深厚的诗词和草书,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
“非领兵奇才,万万写不出来的。”李世民自言自语道,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刺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丽质站在一旁,看着父皇的反应,心中暗自窃喜。她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暗想:王八蛋,到了京城,看我怎么收拾你!
但她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脸诚恳地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在游历到鄯州时并未透露真实身份。可这位刺史待人热情,对我们几个外地人提供了很多帮助。偶然间,我听到他吟诵这首诗词,非常喜欢,便请求他写下来送给我。他并不知道儿臣的身份,也不知道这把扇子最终会送到您手中。所以,这可能是他随手写的,字迹可能有些潦草,还请您不要介意。”
李世民听后,更加佩服这位刺史的才华和为人。他轻轻摇了摇头,笑道:“不介意,不介意。这么好的草书,哪怕是随手所写,也足以彰显其深厚功底了。”
哼!李世民轻哼一声,眉头紧锁。
“朕明日定要问问长孙无忌,这吏部尚书究竟是怎么当的!”他愤慨地说道,“如此大才,居然只屈居下州刺史之职,真是岂有此理!......”
李丽质见状,知道父皇已经沉浸在诗词与书法的欣赏中,不愿被打扰。于是她趁机说道:“父皇,那儿臣先行告退,去给母后请罪了。”
李世民随手一挥,示意她可以离去。他的目光仍然紧紧盯着手中的扇子,仿佛要将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入心中。
李丽质见状,心知肚明,不敢再多言,只得恭敬地退了出去。她知道,此刻的父皇已经完全沉浸在了那把扇子的魅力之中,任何话语都无法将他从那种状态中拉出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她走到门口,心中满是欢喜与期待。
这下子可算是板上钉钉了!那刺史再也跑不掉了!他一定会被调到京城来任职的!
突然,她转身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您真是英明神武,居然还记得那位下州刺史的资料,甚至知道他年纪尚轻。毕竟,只有年轻人才能拥有这种毫无顾忌的傲气。”
他指着手中的诗词继续说道:“你看这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绘的是他率领五十名精兵追击胡人八百里的英勇场景,搅得敌人哭天喊地。年长且稳重的人,是不敢轻易说出这种豪言壮语的。”
李丽质点头赞叹道:“父皇您的学识渊博,一眼就看出了这首词的深意。
哈哈哈!李世民放声大笑,他年轻过,深知那份少年意气的可贵。十五岁带兵出征,十六岁雁门关救驾,他的英勇事迹早已名扬四海。
他能理解这首词的深意,不仅仅是因为诗词本身的魅力,更多的是因为他自己也曾年少轻狂,意气风发。
果然,那些曾经统领兵马的人,他们的心意总是相通的。
李世民确实捕捉到了辛弃疾写这首诗时的回忆与情感。那诗中蕴含的,是辛弃疾少年时在金国起义归宋的英勇往事,他带领五十人勇闯五万金军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后,竟无一人阵亡地返回大宋。
然而,林逸却只是单纯地喜欢这首诗,他在打醉剑时一时兴起吟咏出来。谁曾想,李世民竟将辛弃疾那段传奇般的故事,巧妙地安在了林逸的身上。
这自然让林逸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威猛!五十人对战五万人,不仅成功完成任务,还毫发无损地归来——这样的故事,即便是小说家也难以构想出如此精彩的情节啊!
“你怎么还在这儿磨蹭?
“快去吧,去向你母后认错,让她开心起来!
李丽质眨了眨眼,看着这位身穿龙袍、手持扇子催促她离开的人,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这真是我亲爹吗?
“儿臣遵命告退!”
李丽质嘟起小嘴,微微欠身行礼后便转身离去。
她的心里其实还有一丝丝的小醋意。
那家伙要是来了之后被父皇太过看重,封了个大官,那自己岂不是拿他没办法了?
那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不过算了,那家伙看起来就懒懒散散的,能当什么大官呢?
就算真的当了再大的官,还能比自己这个嫡长公主更大吗?
哼,等着瞧吧,等他来了之后,有的是机会慢慢报仇!
第二天清晨,皇宫的太极殿内庄严肃穆。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两侧的文武百官。朝堂上仍是一片嘈杂之声,大臣们围绕着是否应挺直脊梁迎战吐谷浑,还是妥协求和以换取所谓的发展时间而争论不休。
强汉派的代表、当朝丞相魏征,指着软骨派文官中的代表人物——来自五姓七望中影响力巨大的范阳卢氏的国子监祭酒卢授,痛斥道:“卢大人,你们卢氏自诩儒学、礼学为家传之学,可曾真正践行过礼仪之道?本相突然想到,你为何如此热衷于求和?”
卢授冷笑一声,捋了捋那标志性的白胡子,反驳道:“长孙大人已经阐明,我国目前缺乏足够的钱粮支撑战争,也没有足够适应高原作战的兵将和马匹。”
魏征闻言,不以为意地笑道:“关于钱粮之事,国库可以拨出一部分,再加上朝中大臣们的资助,以及五姓七望等世家大族的慷慨解囊,想必不是问题。至于兵将马匹是否能适应高原环境,这应由将军们来判断,而非我等文人在此空谈。”
他话锋一转,直指卢授的痛处:“想当年胡人乱我中原之际,你卢氏名宿卢静曾任北魏太常丞。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了北魏、北齐、北周三朝的帝师。其中卢景裕更是北齐高澄的师傅,卢辩是北周宇文邕的师傅,卢光则是北魏拓跋廓的师傅。你家卢氏可真是大方啊,把汉学精髓都送给了蛮夷之族,让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施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