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姚苌攻破大界营后,诸将想要乘胜追击苻登,姚苌却摇头道:“苻登的部众仍很强大,不可轻视,不如回军为好。”于是驱赶掠夺了五万多男女,返回安定。苻登听闻大界营失陷,妻子儿女都已覆灭,悲痛悔恨不已,经将佐在旁劝慰,才退回胡空堡,收集余众,暂时图谋休养,两秦就此停战半年。

当时的中华大陆,除了江东的司马氏(东晋)外,列国分峙,大小不一。秦分为三部分:前秦、后秦、西秦;燕别为二:前燕、西燕。此外还有凉州的吕光,史称后凉,共计六国。

另外还有一国崛起,犹如死灰复燃,蓬勃兴隆,逐渐扫清河朔,称雄北方,传世历经九代,长达一百五十年,可算是当时最为强盛的胡族。此人便是前文六十五回中所叙述的拓跋珪。

拓跋珪是代王什翼犍的孙子,他与母亲贺氏一同依附刘库仁,刘库仁对他们待遇优厚,母子得以安居。不久,刘库仁被燕将慕舆文等人杀害,刘库仁的弟弟刘头眷代统部众。刘头眷击破贺藻,打败柔然,兵势颇为强盛,然而刘库仁的儿子刘显,刺杀了刘头眷,自立为主,并想要杀掉拓跋珪。刘显的弟弟刘亢埿的妻子,是拓跋珪的姑母,得知刘显的意图后,跑去告诉了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另外刘显的谋主梁六眷,是代王什翼犍的外甥,也派人告知拓跋珪。拓跋珪当时已十六岁,生得聪慧过人,赶忙与母亲贺氏商定秘密计划,安排出逃事宜。贺氏夜晚准备筵席,召刘显入饮,装出殷勤的样子,再三劝酒,刘显不好推辞,又因贺氏虽已半老,但风韵犹存,不免目眩神迷,尽情畅饮,接连喝了好几大杯,醉得朦胧欲睡,这才回去就寝。拓跋珪已与旧臣长孙犍、元他等,轻骑逃走。到了第二天早晨,贺氏又暗中到马厩中,鞭挞群马,马当然长声嘶叫,刘显从睡梦中惊醒,急忙到马厩查看,但见贺氏装作搜寻的样子,当下问是何原因。贺氏竟然对着刘显大哭道:“我的儿子刚才还在这里,现在忽然不见了,莫非是被你们杀死了么?”刘显赶忙回答道:“哪有此事!”贺氏假装不肯相信,仍然号啕不止。刘显极力劝解,只说拓跋珪一定没有走远,让她放心,贺氏这才返回后帐。刘显也没有多加怀疑,只认为拓跋珪不知道自己的阴谋,不会离开,所以劝走贺氏后,也未曾派人去追寻。

拓跋珪逃奔到贺兰部,依靠舅舅贺讷,说明了详细情况,贺讷惊喜道:“贤甥智慧见识不凡,必定能够再次振兴家国,他日光复故物,不要忘了老臣!”拓跋珪回答道:“果真如舅舅所说,一定不会忘记!”不久贺氏的堂弟贺悦,身为刘显部下的外朝大人,也率领部众逃离,暗中去事奉拓跋珪。刘显等拓跋珪不归,正在怀疑,等听说贺悦也逃走了,料想阴谋已经泄露,是贺氏在中间想办法让拓跋珪离去,于是持刀去杀贺氏,贺氏跑到神车中躲藏,接连三天,幸而刘亢埿夫妇,向刘显极力请求,这才得以幸免。之后南部大人长孙嵩,也率领所部七百多家,背叛刘显归附拓跋珪。刘显追击长孙嵩未能追上,失意而回。哪知中部大人庾和辰,趁着刘显离开,竟然进去迎接贺氏,投奔贺兰部。等刘显回到营帐,贺氏早已远去,气得刘显胡须直立,只是空自愤恨罢了。拓跋珪在贺兰部居住数月,远近的人都来归附,深得众人之心,偏偏被贺讷的弟弟贺染干所忌恨,派党羽侯引七,找机会刺杀拓跋珪。代人尉古真,又向拓跋珪告知贺染干的阴谋,拓跋珪严加防备。侯引七没有机会下手,只好回去禀报贺染干。贺染干怀疑是古真泄露了计划,将他抓起来审讯,用两辆兵车的车轴夹古真的头部,伤到了一只眼睛,古真始终不承认,才下令释放他。只是带领众人围住拓跋珪的营帐,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出来说道:“染干!你是我的弟弟,我与你有何仇恨?竟然想要杀死我的儿子呢?”贺染干也惭愧得无法回答,指挥众人退去。又过了几十天,拓跋珪的从曾祖纥罗兄弟,以及诸部大人,一同请求贺讷,愿意推举拓跋珪为主,贺讷自然赞成,于是在次年正月,奉拓跋珪到牛川,大会诸部,即代王位,纪元登国(这一年是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任命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分别统领部众。任命张兖为左长史,许谦为右司马,王建、和跋、叔孙建、庾岳等为外朝大人,奚牧为治民长,都掌管宿卫之事。长孙嵩的弟弟长孙道生等人,在左右侍从,传递和发布教令,于是灭亡了十多年的代国,又得以复兴。拓跋珪嫌牛川地方偏僻,不足以有所作为,因而迁徙到盛乐,作为都城,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众人都很高兴。北方人把“土”叫做“拓”,把“后”叫做“跋”,因此以拓跋为姓,并且改代国为魏国,自称魏王。

此前前秦灭掉代国,把代王什翼犍的小儿子拓跋窟咄迁徙到长安,后来拓跋窟咄跟随慕容永向东迁徙,慕容永让拓跋窟咄担任新兴太守。刘显为了逼迫拓跋珪,特意派弟弟刘亢埿率领数千士兵,前去迎接拓跋窟咄,让他逼近魏国边境,并且替他向各部落传话,说拓跋窟咄应当成为代王,各部落因此骚动起来。魏王拓跋珪身边的于桓等人,与部落里的人共同谋划捉拿拓跋珪,去响应拓跋窟咄,幢将代人莫题等,也暗中与拓跋窟咄勾结。幸好于桓的舅舅穆崇,与拓跋珪关系亲密,预先向拓跋珪报告了此事。拓跋珪捕杀了于桓等五人,对莫题等赦免不追究。因为这场变乱,拓跋珪不免日夜戒备,还担心内部的祸难没有断绝,难以防范暗算,无奈之下再次越过阴山,前往依附贺兰部。又派遣外朝大人安同,前往燕国求救。燕主慕容垂,于是派遣赵王慕容麟去援助拓跋珪。慕容麟还没有到达魏国,拓跋窟咄又与贺染干联合,侵犯魏国北部。北部大人叔孙普洛,还未交战就先逃跑了,投奔刘卫辰,魏国都城大为震动。慕容麟在途中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派遣安同回去禀报魏人。魏人得知援军即将到来,众人心里才稍微安定一些。拓跋窟咄进兵驻扎在高柳,拓跋珪与燕军一同进攻拓跋窟咄,杀得拓跋窟咄大败,狼狈逃窜,投奔刘卫辰。刘卫辰将他杀死,其余部众四处逃散,拓跋珪招集他们投降,不追究以前的罪过,逃散的士兵当然就归附了魏国。拓跋珪于是改令代人库狄干为北部大人,犒赏燕军,送他们回国。燕主慕容垂封拓跋珪为西单于,兼任上谷王,拓跋珪不愿意接受封赐,只是借口说自己年少才疏,不能担当王的重任,就把燕的诏书退还了。由此可见他的远大志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