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之地,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沃野千里,岁岁丰收。至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田间地头,金黄一片,农人笑语盈耳,皆言此乃天佑大汉之兆。
然则,在这太平盛世之表象下,暗流已悄然涌动。却说袁术从弟袁胤,在袁术手下官至柴桑太守。东征建业前,由于亲族缘故,较为倚重。却自周瑜赞画左右后,虽然仍为术之亲信,但亲近之处大不如前。
观江淮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推举袁术僭称帝号;在术大会群下时,胤与众私议曰:“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欲主公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
主簿阎象道:“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
胤怒道:“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主公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当上书劝进!”自此,术麾下谋士,各怀鬼胎。有劝其养精蓄锐者,亦有怂恿其趁势而起者,劝进之声大起。
袁术心中疑虑因此引起党争,遂召密织司主官鲁肃问之。
鲁肃见术言道:“今劝进之声四起,主公雄踞江淮,整军经武,可欲顺天应人,问鼎中原乎?”
袁术拂袖对鲁肃道:“子敬素知孤,行事不喜行险,从不欲以速胜为功,以以虚名为念。于今之计,无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已。”
鲁肃躬身施大礼,如对大宾,道:“肃,遭逢乱世,得遇明主。幸甚!幸甚!然,今刘备新败,曹操势大。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四世公辅,百姓所归。以神武雄才,据有江淮。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不意隐忍至此耶?”
术矍然而起,道:“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袁绍、刘备、刘表与孤耳。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卿言当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近有细作来报,刘表病重,恐不久于人世。宜早做准备,问鼎中原之机,就在今朝。孤欲将此大事托付子敬,何如?”
鲁肃闻之,悚然而惊,道:“臣受主公重托,定当万死不辞。主公欲图大事,粮草确是根本。今年荆襄大熟,然荆州之地,非我所有,若明目张胆收购,必引荆州刘表警觉,反而不美。不如派遣细作,扮作商贾,暗中行事,方能事半功倍。”
袁术称善,依计而行。密织司遂精选数十名精干细作,皆善言辞,通晓商贾之道,乔装打扮,携带重金,分头前往荆州各地。这些细作,或扮作丝绸商,或扮作茶叶贩,穿梭于市井之间,看似寻常买卖,实则暗中打听粮价,伺机而动。
未几,细作便传来佳音,言荆州之地,因丰收之年,粮价低廉,百姓急于出售余粮,以换钱购置冬衣。鲁肃闻讯,知此乃天赐良机,便密令细作们加大收购力度,不惜重金,务必在短时间内囤积大量粮草。
细作们领命后,更是使尽浑身解数,有的直接上门收购,有的则通过中间人牵线搭桥,更有甚者,不惜买通地方官差,利用官府之便,强行压低粮价,再以高价转售于己方。一时间,荆州各地,方便之门大开,粮食如流水般涌入袁术之手。大江之上,运粮的船只络绎不绝,帆影点点,宛如长龙,蔚为壮观。
术得知消息,喜不自胜,亲往江边视察,只见船只尽皆满载,码头上粮食倚叠如山,心中暗自得意。群臣见状,亦是纷纷献媚,或言此乃天意,或言主公英明,一时间,袁术府内,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然而,术对上书劝进者,一人不见,一言不信。
其后,术暗召“江淮粮储钱行”行长张昭与周瑜,命“江淮粮储钱行”除备付粮储外,储粮俱交于周瑜用于扩军。周瑜以兴修水利征召民工为名,旬月之间,得编练之兵四十万人。
然则,世间之事,福祸相依。术虽得粮草,却未能察其隐患。荆州刘表,虽知袁术暗中收购粮草,却因病体难支,未敢轻举妄动。但此事被曹操细作得知,将消息传回许都。操闻袁术此举,暗自警惕。
河北袁绍,亦是如此。知术素有大志,非池中之物,早晚必成大患。遂密令张合、高览等人,加强边防,以防不测。同时,亦遣人暗中查探袁术动向,以备不时之需。
建安三年(198年)十月初,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刘备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
刘表道:“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
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正说间,人报曹操自统大兵至。玄德急辞刘表,星夜回新野。刘表病中闻此信,吃惊不小,商议写遗嘱,令玄德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蔡夫人闻之大怒,关上内门;使蔡瑁、张允二人把住外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