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很正常,战事期间入城要严防细作,出城要严防带走重要军情,自然要反复查验。

计如月背着包袱,微驼着背,斜着八字往城里走。

城门口士兵拦住她,呵斥道:“站住,你哪里人?为什么进城?”

计如月忙受惊般颤了颤,而后畏畏缩缩地拿出文书给士兵看,张口就结结巴巴:“小人是是……河阳人,俺婆娘半年前跟……跟人跑了,小人月前听同村的货郎说,在细柳镇好像见到过俺婆娘,俺就走了十多天,来找俺婆娘。大人您行行好,让俺……让俺进城找找吧!”计如月说着就要哭起来。

几位士兵看着眼前的男子穿着破烂,脚上的鞋子都破了几个洞,个子小小,黑黑瘦瘦,脸上还有麻子,怪不得他婆娘跟人跑!那个女人能看上这等有丑又矮的软蛋。

几位士兵不耐烦看到这样碍眼的,就甩了甩手,不耐烦道:“进、进、进别碍人眼!”

计如月那你点头哈腰,连连作揖道谢:“几位大人,真是好人呀,好人必有好报。”

被人这样奉承,几个普通小兵脸上感觉有光,语气和缓了些:“快去找你媳妇吧,小心去晚了,她跟别人儿子都生了。”

计如月一张脸跨下来,又不好说什么,只得又连连道谢,斜着内八字脚走进了城里。直到拐进城中的巷子里,计如月才松了一口气,感觉背上一阵濡湿。

回到家里,计如月从房间柜子下面的坑洞里拿出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箱,打开箱子,看到最上面的手机和耳钉静静躺在里面,心里踏实许多,忽然想起自己交给梁峰的那条黄金项链,应该还在梁峰手里,他的属下或者奶娘是不会据为己有的。计如月唇角弯起,他是希望我送一样东西给他的吧,马上就端午了,送个什么东西好呢?

计如月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她把自己的防弹衣拿出来,放在桌上,想着战乱期间穿着保险。箱子最底下是当初小明浩穿的小衣和被褥。这些东西很重要,她不舍得扔,也许这会是小明浩身世的证明。尽管她想完全拥有这个孩子,但是良心上,她也希望小明浩的父母如果在世的话,能与小明浩相认,给小明浩一个完整的家。

将东西整理好,重新放回坑洞里,上面盖上木板,把衣柜挪过去压在上面,然后从衣柜里取出那箱子弹,给自己的手枪装满子弹,又拿了数十发装到荷包里,准备带走。天气热,没一会儿感觉出了一身汗。

她到厨房给自己烧好水,洗了澡,穿上防弹衣,外面套了件青色男士长袍,脸上的妆没变,依然是那个麻子脸丑男模样。看天色不晚,夕阳还没有落山,心想不如到街上转转,也许能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街上行人不多,来去匆匆,时时有士兵列队经过,处处透着一种紧张恐惧的氛围。酒楼茶馆大多关门,偶尔开着的,也是门可罗雀,凄凉冷清。计如月心想可能马上就要打仗了,老百姓大都躲在家里,有钱人也许早两天就搬走了。看来什么消息也打听不到。她看到一个书店门开着,就进去看看,买了本《四国通志》,想着晚上打发时间看看,明早带够子弹就走。又买了些鸡蛋和蔬菜,准备今晚的饭菜。

晚上计如月给自己做了碗面,填饱肚子后,专心看起书来。《四国通志》大致叙述了,四国百年间的历史,以及风俗民情和地理风貌。计如月对四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比较感兴趣,仔细做了研究,画出了四国地理图,琢磨着用什么方法击退陈国,解了梁峰兄弟的燃眉之急。这样推敲了大半夜,也没个结果,暗自懊恼自己没有穿越前人的足智多谋,给前辈丢脸了。自嘲地摇摇头,倒在床上,准备去与周公研究研究。

迷迷糊糊间,隐隐约约听到喊杀声,刀剑碰撞的声音,计如月一个激灵坐起来,果然有兵马混战的声音从街巷传来。从窗口望去,南边天空火光冲天。是南城门宁王攻城了。计如月心里激动莫名。她起身,没有点灯,摸黑穿好衣服,坐在桌前静静等待战事结束,期盼宁王能凯旋。不是计如月怕死不敢上战场帮忙,而是她不了解敌对双方的情况,很容易帮倒忙,还不如在这里保全自己,不给梁峰惹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