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滴滴答答。
一场秋雨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带着丝丝寒意。
中原大地上到了秋意渐浓的时节,总会有些寂寥。
看着殿前那枯黄的枝叶,在微风细雨中摇曳着,刘隆却愈发觉得另有一番滋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好诗......真是好诗!”蔡伦在一旁立刻嘴里发出令人无可抵挡的赞叹。
“陛下的诗,犹如滚滚大江之水,奔腾不息,又犹如这场秋雨,绵绵无绝,让人回味无穷,实在是妙,妙极了!”
长期以往,在刘隆的身边,蔡伦也是备受熏陶,有了鉴赏诗句的能力。
“蔡常侍此番话语,又要让朕刮目相看了!”
刘隆对他的吹捧很是受用,没人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
难怪自古佞臣为君多爱。
“陛下,臣见此情节,也忽有感悟,心中萌生两句诗。”
“哦,快道与朕听听。”
“陛下,臣献丑了。”蔡伦弯腰揖礼之后,深吸一口气,看着天上的雨珠子,酝酿了一会儿。
“风吹落秋雨,枯叶直打滚。”
“陛下金口诗,臣似饮琼浆。
话音刚落,一站在殿门口的两位宫女便笑了出来。
章德殿的氛围就是这样,平日里即便是女婢和侍奉都有自己说话的空间。
在刘隆的调教下,主打一个民主。
“你们二人笑什么!”蔡伦面带愠色,说道。
刘隆也是嘴角一笑,看了过去。
“女婢没有在笑,只是被蔡常侍逗乐了,没忍住。”
“此诗有形无骨,食之无味也,蔡常侍,多向咱们陛下好好学习,别轻易舞文弄墨了......”
蔡伦气的牙痒痒,但眼见天子在身边,也不好发作。
“两位阿姊评价倒是入木三分,蔡伦啊,你还需要努力......”刘隆笑道。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匆匆跑了过来。
“陛下,司空刘恺觐见。”
“召进来。”
刘隆挥了挥手,说道:“嘘!外人来了,可要保持好章德殿的威仪。”
“诺,陛下!”众人立刻收起脸上的嬉戏,安静了起来。
刘恺和袁敞一进来,便看到了殿前躺在椅子上闭眼休憩的天子。
“司空来了啊,最近一段时间如何?”
“蒙陛下圣恩,臣进来一直和袁敞商议组建舆情司,制定府衙律法。”刘恺说话中气十足,一扫之前摆烂的状态。
刘隆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看到刘恺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内心颇为满意。
这才是司空该有的样子。
“说来听听。”刘隆问道。
“陛下,舆情司既然身为朝廷宣扬思想,引导百姓信仰以及行为的地方,应当制定自己核心的法度。”
“此法度不同于我大汉律法,乃是一种提升百姓精神,汇聚人心的号令。”
刘隆点了点头,同时扫了一眼袁敞。
此刻,袁敞正恭敬站在一旁,一脸谦虚的样子。
“叔平,你有什么想说的?”
袁敞内心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天子竟然会问到自己。
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见天子。
“陛下,臣认为司空大人说的很对。臣曾听闻陛下有一言:国家不仅需要精兵强将,更需要凝聚军心军魂,这句话臣细细品味了数日,终于是茅塞顿开。”
这句话曾是刘隆向邓绥所说,但是流传出去,也没有让他意外。
反观袁敞的这一番话,倒是让刘隆内心颇为舒坦。
刘隆笑道:“卿有何见地?”
“如陛下所言,臣以为凝心聚魂才是核心。一旦凝聚了我大汉十三州百姓的人心,那么每个人将会不遗余力地为大汉的昌盛做出自己的奉献。”
“百姓有了信仰,他们便会发自内心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袁敞说完,看了一眼思索,内心深吸一口气。
他继续道:“陛下,舆情司代表了朝廷,更代表了陛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百姓从心里意识到,忠于陛下和大汉,才会有吃饱饭的安定生活。”
刘恺在一旁扫了一眼袁敞,也是在心底暗自佩服。
毫无嫉妒之心。
“叔平所言句句在理。”刘恺夸赞道。
刘隆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看来朕组建舆情司,找你们两个人算是找对了。刚才袁敞有一点说的很好,那就是要让百姓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忠于大汉便能够吃饱饭睡好觉,有一个安定的生活。”
“陛下圣明!”刘袁二人纷纷揖礼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