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庭才不得不妥协,以三郡之地,诱张氏兄弟南下。

面对如今的处境,士燮内心非常清楚,如今即不能直接与张氏兄弟交恶,更不能以普通下属的身份对待张氏兄弟,而是以平等合作,与张氏兄弟沟通。

必竟如今,朝庭北方战局突变,要是与张氏兄弟交恶,朝庭根本腾不出来手支援交州,到时候产生的恶果还是得自己承受,面对如此情景,还是得识时务。

所以他在面对张氏兄弟被任命为三郡之主的第一时间,就着手撤回了三郡,除了必要的管理以外的所有统治机构。

并派出信使,表达自己的善意,而张梁在见到信使之后也感觉到士燮是一个妙人,识时务不说,还会来事。

历史上士燮亦是如此,左右逢源,极懂审时度势,先依附有正统之名的曹操,后归降于稳坐江东的孙权,总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样也会让人有种亳无进取,软弱可欺的感觉,历史上也有空负十万精锐,而无雄心壮志的评价。

但是实际上,士燮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弹压地方土司和地方大族。

造成了交州后期空有十万带甲之士,却兵力极度分散的局面,而镇守长信的兵力却只可集中两三万的尴尬局势,对中原虽有窃视却有心无力,后来士燮的儿子反叛被迅速击溃也个验证了这一点。

因为自秦征服岭南,抽秦人充实岭南,但是秦人多为耕战之家,对教化,不甚了了,也造成了教化之力势弱,当地居民对中原王朝归属感偏低,没有认同感,至汉设交州,汉延秦制,开始迁移士族南下,但是还不成势,因为迁移的士族多为触犯法律的,所以南下后基本没有相应的实力,对土司土人呈依附之态,虽有教化但是依附人下,难有取信于民的作为。

到王莽兵乱,各族开始举族南下避祸,实力强劲,对土司和地方大族有旗鼓相当的实力,土人多有归附,教化遂强,对中原王朝的归属感遂渐增强,但是地方乡野,依然还是由土司大族掌控。

直到宋朝衣冠南渡,中原各大族南下,对地方大族有降维打击的作用,乡野开始有士族扎堆,才基本依靠中原王朝的正统性,完成了地方权力收归士族,但是仍延继土司制度,直到明清土改归流才基本确定朝庭的实际统治。

如今士燮虽贵为太守,占据统治,但是士司大族实力强劲。所以在接到三郡归属之后才毫不犹豫,撤回架构,其目的也是为了集中兵力,强化自身治下统治力度。

也有借张氏兄弟弹压士司和地方大族之意,同时也想看看张氏兄弟对此做何应对,对此张梁心知肚明,特别是进入南海郡后,地方土司和地方大族防范之意,张梁心中冷笑。

所谓的谈判是在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况下,而当双方不在一个平均值上,而且有一方对一方有碾压的实力,弱的一方如果卑躬屈膝,或有图存的可能,但是弱不自知,又盲目自大,就别怪我掀桌子了。

对征服地太给面子了,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只是案板上的鱼肉,教化永远是在血泪交织之后才显其威。

张梁看着地图内心不住的想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