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状态调整的咋样?”

吴韬走过来,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

娜扎的助理知道吴韬跟她是校友。

虽然顾虑两人聊天会影响拍摄状态,但见其他工作人员都没说什么,因而没有阻拦。

娜扎专心研读剧本,头也不抬地回应吴韬。

“还行吧,就是导演总说状态不对,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怎么改。”

“刚导演没有跟你说吗?你照着他们知道的来就行。”

话是这么说,但吴韬自己说出来都没有多少底气。

不同的导演对演员要求不同,不同的演员自身领悟能力也不太一样。

同一段戏,不同的演员可以演出无数种状态。

有时候呈现的状态不一定跟导演说的一模一样,但只要能够契合当时演绎的场景就可以。

刚才他过来的时候,张导特意让他多关注一下娜扎的状态。

一部电影能否引人入胜,男女主角的演绎状态是重要因素。

刚才娜扎跟男主对戏的时候,男主角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

比较让张导头疼的是娜扎总是找不到状态。

因此安排吴韬帮忙找状态,吴韬没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只好答应。

这也是吴韬为什么开门见山询问娜扎是否调整好状态的原因。

娜扎听完吴韬的话,觉得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在这边帮忙当然是导演咋安排咋来就行。

可她是要按照剧本一幕幕演出来,对于她这个刚入行的新手的确有点困难。

见吴韬云淡风轻地让她按导演说的来就行,心里自然有点意见。

娜扎觉得死道友不死贫道,让吴韬也感受一下演戏的困难。

于是娜扎把剧本递给吴韬,让他帮忙讲戏。

吴韬翻了翻剧本。

刚才导演让娜扎找状态的戏就是他们拜访完第一个保险箱的男主人。

两人返程时女主角回忆他们高中时光那一段。

张导觉得她的状态少了些许对过去的回忆和后悔。

实际上这段完全是娜扎的独角戏。

完成的关键就是娜扎的情感带入问题。

正所谓有灵气的演员可以自己构建场景,进行情感带入。

天赋一般的演员需要从生活中多找找灵感。

看娜扎的状态,吴韬知道跟她强调多少次细节都不如让她真情实感地代入。

因此吴韬决定让她回忆一下往事。

“娜扎,从小到大你有没有遇到朋友背叛的事情?”

“目前没有。”

娜扎眨巴着眼睛,认真思考后作出回答。

呃,这个回答让吴韬没法接。

让人最容易产生代入感的方式就是亲身经历过。

像娜扎这样的,表演时真情流露呈现的效果往往比刻意做表情来的好。

吴韬想了想,觉得还是得从生活经历入手。

“那有没有啥事情若让你后悔,但时不时又会怀念?”

“有,一个是在舞蹈学校的日子,一个是个人感情经历。”

吴韬一听觉得有希望了。

有亲身经历就好,让她讲出来,到时候把情绪保持到拍摄的时候就行。

“考虑到咱们的拍摄进度,你方便说说这两个事不?”

“好啊。”

“在学校那会是怀念我跟同学们并肩作战的日子。

那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我凭努力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这种感觉令人怀念。”

“这个跟咱们剧情有点不搭,说说另外一件事情吧。”

“另外一件事情你不清楚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