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生长着大量的棕树和楠树,山下茅草和蕙草丛生。

楠树是樟科常绿乔木。

高达30米,小枝细长。

叶革质,先端突尖部樱形,上面光滑,下面有灰褐色茸毛,沿主脉及侧脉处尤为显著,花形较小,常为绿色,花被盘状,先端尖形;浆果卵圆形,果梗有细毛,顶端膨大。

楠树味辛,性温,微毒。有利于消胀止痛,利水消肿。

材质纹理细密,有光泽,香气袭人,不易变形和开裂,是建筑、造船、家具的上等用材,有一定经济价值。

楠树名列江南四大名木之列,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

茅草多指白茅,是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而得名,又“茅叶如矛,故谓之茅。”

白茅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白茅根、茅根炭,其花穗、初生未放花序可入药,有止血、解毒、定痛的功效,在《新修本草》《日华子》《本经》等均有记载。

根茎可以食用,处于花苞时期的花穗可以鲜食,叶子可以编蓑衣。

但白茅在特定情况也下有一定危害,它为山坡旱地难除的杂草,可以影响草坪生长、诱发病菌害虫、影响草坪品质和观赏效果。

蕙草一般指燕草。

燕草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

主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胸腹胀满,蛔虫病。

张角除了对两种树有些兴趣,对草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张角自己也不是医生,实在是对这些药啊草啊的没什么反应。

山里倒是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狗,名字叫谿边。

而山海经中记载,把谿边的皮毛做成褥子,睡在上面的人可以不被蛊毒邪气所侵。

张角也听说过这样的传说,是和大禹有关的。

相传,从前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到了天帝山这个地方,突然病倒了。

他昏迷在床,眼窝深陷,已经有十多天没吃东西,眼瞅着快不行了。

随从四处请医问药,都无济于事。

整个治水的团队都陷入到一种绝望的境地。

后来,几个随从到天帝山去给大禹挖坟墓,正挖的时候,突然阵风陡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随从吓得扑倒在地。

等狂风过去,他们站起来,眼前出现一个老者,须发皆白,外罩白袍。

老者说:“别挖了,带我去见大禹!”

随从带老者来到大禹的行营。

老者一看大禹快要死了,连忙吩咐:“快,快,拿匕首来!”

随从也不好多问,只好把匕首递给老者。

老者用匕首划开自己的手腕,鲜血迸流。

他嘴中念念有词:“饮我谿边血,邪祟蛊立退!”

一连念了好几遍,他把他的血滴进了大禹的口中。

时间不大,大禹苏醒过来,长出了一口气。

老者说:“大禹王,你这是中了蛊毒,天帝山遍地毒蛊,一不小心就会中毒的,幸好还算及时,要不然我也救不了你了!”

大禹虔诚的说:“老人家再造之恩没齿难忘,敢问老人家来历?”

老者摆了摆手,说道:“不说也罢。总之你记住,我是专门来救你的,我这条老命能不能救下你,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说着,老者把白袍脱下来给大禹披上,嘴里念到:“披上谿边氅,百邪万祟不登场!”

老者告诉大禹:“这件大氅你披七七四十九天,你的蛊毒就全消了。日后把此氅铺在身下,邪祟污秽的东西自然不敢接近你!”

没了大氅的老者突然失去了活力,仙风道骨也荡然无存。

他斜靠在床边,气息微弱地说:“我并非凡间之物,乃是天帝山神兽谿边,自幼修炼时受过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庇护,得道后立志要报答他们。天下洪水泛滥,我的恩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幸亏大禹王历尽千辛万苦的治水,才让百姓重新回归家园。这次大禹中毒正是我舍命报恩的大好机会。如今他已经饮我血,席我皮,再也不会中毒了。老百姓又有了希望,牺牲我一个又算得了什么呢?”

那件白色大氅是神兽谿边的皮,所以他把皮给了大禹之后立刻就颓废了。

老者说完这番话,紧闭双眼,溘然长逝。

死后,老者现出原形,原来是只白色神犬。

自从谿边救了大禹以后,狗血和狗皮能够驱邪镇鬼的说法就不胫而走。

但是谿边是神兽,哪里容易找得到?

于是人们就用普通的犬来代替谿边。

只是可怜了后世的狗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