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改良了木犁,加入了滑轮设计,大大减轻了耕作时的体力消耗。

接着,他教越民们轮作休耕,提高土壤肥力。

更绝的是,他引入了简易的滴灌系统,让干旱的土地也能迎来丰收的希望。

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惊叹,赵故的名字迅速在郁林郡传开,成了百姓口中的“小神农”。

赵故不仅改革了一些农业,还引进了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非凡的简易卫生习惯,就像是点亮了生活的一盏明灯,让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健康与活力的气息。

他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个人,让勤洗手,常通风,喝热水,这些简单的行为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但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对着月亮低语:“这帮越人啊,脑袋要是再不开窍,我这后世的半吊子人物,就真成了‘躬耕’界的鼻祖了。”

次日清晨,阳光正好,赵故满怀激情地漫步在生机勃勃的田间,他那双充满热忱的眼睛仿佛能点燃每一寸土地的希望。

一见到那群悠然自得、享受着日光浴的乡亲们,他非但没有丝毫责备,反而以他那标志性的热情洋溢的语调,亲切地呼唤起来:

“哎呀,各位乡亲,瞧瞧这大好时光,咱们可不能光让太阳晒个舒服就满足了啊!

咱们得让这日子,比这太阳还要灿烂,还要热烈!”

说着,赵故的脸上洋溢着鼓舞人心的笑容,他轻轻拍了拍手,仿佛要唤醒沉睡的田野一般。

随后,他俯身拿起一把经过他巧手改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锄头,那不仅仅是一把工具,更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来来来,大家看好了,咱们这样干,不仅效率高,还能让这土地笑得更欢实!”

赵故边说边麻利地挥动锄头,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又带着几分艺术的美感,引得周围的人群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好奇与钦佩的光芒。

“瞧瞧这改良锄头的威力,轻松一挖,泥土就乖乖听话,咱们的汗水啊,得流得有价值,流得让庄稼都感激咱们!”

赵故的话语中充满了激励与期待,他的热情如同炽热的阳光,瞬间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翌日,在郡守府邸的书房内,赵故正在埋头书写。

突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赵故皱了皱眉。

开口问道:“谁啊?咋……咳咳,进来吧。”

门被轻轻推开,一男一女走了进来。

男子穿着文士的打扮,显然是一位书生。

而女子则长着高鼻梁和蓝眼睛,容貌独特,不似汉人的面孔。

他们分别叫做赵光、赵红棉。

这二人是赵故在十岁那年恳请义父赵始收养孤儿中的一员。

赵始在越国各郡收养了数百名孤儿,其中有汉人、越人,还有许多从西域流窜过来的人。

经过五年的精心培训,赵故挑选了其中三十七人为自己的私臣。

这二人,皆是私臣中的佼佼者,当然,能被赵故挑选为身边做事的人,又岂非庸人尔。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