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接待仪式结束,张弼士与黄炎培带领团队前往下榻的酒店,随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虽然旅途劳累,但他们知道,博览会开幕在即,时间紧迫,任何疏忽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1

旧金山,这座因淘金热而兴起的城市,此时正以其独特的繁华和活力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者。展馆外,五彩斑斓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街道两旁,各国的商贾云集,咖啡馆内的交谈声、马车的辘辘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都市画卷。

然而,在中国展团的临时办公室里,气氛却显得格外紧张。张弼士站在展品前,仔细审视着每一件展品的摆放位置。四款酒——可雅白兰地、红玫瑰红葡萄酒、雷司令白葡萄酒、琼瑶浆味美思,整齐地陈列在展台上,酒瓶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评审。

张弼士看着这些酒瓶,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南洋巴达维亚。

2

那是在1871年,张弼士还在南洋经商,年仅30岁。当时,他已经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在巴达维亚商界崭露头角。那一年,法国驻巴达维亚的领事即将卸任回国,临行前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作为当地名流的张弼士,也受邀出席。

宴会厅里,香槟和美酒流转,张弼士对其中一种酒格外感兴趣——法国运来的葡萄酒。那酒香醇浓郁,回味悠长,令他赞不绝口。

“张先生,您觉得这酒如何?”法国领事笑着问道。

“美酒,实在是美酒。”张弼士抿了一口,微笑回应,“只是,不知这酒产自何处?”

法国领事轻抚胡须,颇为得意地说道:“这是我们法国的特产。不过,你们中国也不缺好葡萄。我记得当年英法联军在烟台登陆时,士兵们便采摘过那里的野生葡萄,用便携的设备酿成了酒,味道竟也不差。或许,张先生可以考虑在中国酿制这样的美酒。”

这话说者无意,却听者有心。张弼士从那一刻起,便在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如果有朝一日能回国,他一定要在烟台办一个葡萄酒厂,将中国的葡萄酒推向世界。

**2**

此时黄炎培走了过来,打断了张弼士的思路,他轻声说道:“张兄,所有布置都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只需等待展会开幕。”

张弼士微微点头,眼神依旧凝重,“黄兄,这次博览会不仅仅是展示商品,更是我们向世界证明中国力量的机会。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黄炎培感受到了张弼士的压力,他理解这种压力源自何处。作为中国实业界的代表人物,张弼士背负的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整个国家的希望。

“张兄,您已经做得足够好了。”黄炎培安抚道,“我们会竭尽全力,不会让您失望的。”

张弼士露出一丝微笑,“希望如此。”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张先生,是否方便聊几句?”

张弼士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面带微笑的外国人走了进来。那人身穿笔挺的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带有一丝玩味。

“莫里斯?”黄炎培低声提醒。

张弼士心中一凛,迅速认出了来者。莫里斯,法国南洋商界的知名人物,与张弼士有着多年商战的历史。他在南洋势力庞大,特别是在酒类贸易上,与张裕公司展开过多次竞争。没想到,这次博览会他也来了。

“莫里斯先生,好久不见。”张弼士面带微笑,但心中已经提高了警惕。

莫里斯微笑着走上前,伸出手来,“张先生,久闻大名。这次听说您要参加博览会,我特意来看看,顺便祝您好运。”

张弼士握了握他的手,语气平淡,“莫里斯先生费心了。博览会是各国展示实力的地方,能在这里见到老朋友,倒也不意外。”

莫里斯微微一笑,目光掠过张弼士身后的展品,“张先生的张裕葡萄酒在南洋非常受欢迎,这次参展,一定会让美国人也大开眼界。”

张弼士不动声色地回道:“张裕的确倾尽全力,希望能为中国赢得荣誉。但我相信,评审团会根据产品的质量作出公正的判断。”

莫里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当然,评审团的决定最重要。不过,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偶尔也需要一些运气,您说呢?”

张弼士听出话中有话,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知道,莫里斯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打压张裕的机会。他或许已经在背后安排了什么手段,试图在评审团中影响结果。

“运气固然重要,但我更相信实力。”张弼士语气平静,目光坚定。

莫里斯笑了笑,做了个无所谓的手势,“那么,让我们拭目以待。”说完,他微微欠身,转身离开了房间。

黄炎培看着莫里斯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张兄,莫里斯的到来恐怕不简单。他在南洋手段多端,难保不会在这里搞什么小动作。”

张弼士目光深沉,缓缓说道:“他想利用评审团对我们施压,但我不会让他得逞。黄兄,接下来我们要密切关注评审团的动向,特别是那些与法国展团接触过的评委。”

黄炎培点点头,表示明白,“我会安排人盯紧这件事。”

张弼士站在展馆前,望着远处车水马龙的街道,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障碍,他都要为中国争得这份荣誉。

**3**

就在紧张的准备工作进行时,外界的注意力也逐渐聚焦在张弼士身上。作为中国展团的领袖,他的到来迅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几乎一夜之间,张弼士的名字便出现在了旧金山的各大报纸上,《纽约时报》更是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关于他的长篇报道,称他为“John D. of a”。

一时间,张弼士成为了博览会的焦点人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的事迹,记者们蜂拥而至,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更多信息。张弼士深知,这些媒体的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好奇心,更是一次展示中国形象的绝佳机会。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谦逊而坚定的姿态,巧妙地应对着每一个提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