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色静谧,张弼士坐在上海寓所的书房中,手指轻轻摩挲着桌上的一封信。信纸虽已泛黄,却从未寄出,那是他多年前写给盛宣怀的。窗外,梧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衬着他眉宇间的沉思。
这封信的字里行间,隐藏着他多年的心绪与往事,也寄托着他对未竟事业的深切忧虑。信中未提及的,是他内心深处对那段与龚照瑗相遇的回忆。正是那次相会,拉开了他从南洋商人向大清实业家的转变序幕。
那是1892年的夜晚,槟榔屿(现马来西亚槟城)的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海风,带来一丝清凉。张弼士站在自己那座著名的蓝色府邸的阳台上,远眺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蓝色府邸,这座屹立于槟榔屿的宅邸,因其醒目的靛蓝外墙而闻名于世,是整座岛屿上最为独特的建筑之一。
这座宅邸不仅象征着张弼士在南洋的显赫地位,更是他多年来辛勤耕耘的见证。府邸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正门上方的檐顶雕刻着精美的中国传统图案,而大门两侧则嵌有西方风格的柱廊。庭院中,石板小径蜿蜒曲折,两旁种满了热带植物,在夜风的轻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
张弼士的思绪随着海风飘向远方,心中却难以平静。尽管他已是南洋富可敌国的巨商,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但内心深处的那份家国情怀始终未曾熄灭。每当夜深人静,他常常站在这座蓝色府邸的阳台上,遥望故土,思索着自己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今晚,张弼士收到一则消息:龚照瑗大人即将途经槟榔屿。这位曾任四川布政使、现任驻英法意比钦差大臣的清廷重臣,素以才华和德行著称,深得朝廷器重。得知此事后,张弼士立即决定邀请龚照瑗到自己的蓝色府邸一叙。他隐隐觉得,这次会面可能会为他未来的道路带来新的契机。
2.
龚照瑗,字玉庵,是清朝官场中的一颗耀眼明星。他早年出任四川布政使,以廉洁务实、关心民生著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因其卓越的才干,他被清廷任命为驻英法意比钦差大臣,肩负起与欧洲列强打交道的重任。
龚照瑗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尤其在面对国家的积弱不振时,他更加坚定要通过实业和教育振兴国家的信念。龚照瑗深知,国家要摆脱贫弱的局面,必须借助实业和教育的力量,而这正是他此次途经南洋,希望与张弼士探讨的重要议题。
龚照瑗此次南下,不仅是为了履行外交使命,更希望能与那些在南洋心系祖国的商界翘楚交流。张弼士的名字早已传入他的耳中,这位在南洋崛起的华商,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因多次捐资赈灾、救济侨民而闻名。龚照瑗对此人甚感兴趣,期待着与他的一场深入交流。
3.
当天晚上,张弼士早早地安排好府邸内外的准备工作。蓝色府邸内,灯光柔和,照亮了精致的中式家具和来自西方的奢华摆设。府邸内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布置,仆人们穿梭其间,动作轻盈且有条不紊。
夜色渐深,张弼士站在蓝色府邸的大门前,静静等待着贵客的到来。龚照瑗的大船在晚霞的余辉中缓缓驶入港口,随后,他乘坐一辆华丽的马车,穿过槟榔屿的街道,来到这座著名的蓝色府邸。
龚照瑗下车后,抬眼望去,便看到这座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独特的蓝色府邸。他心中对张弼士的成功和品味多了一层理解。随即,府邸的大门敞开,张弼士亲自迎了上来,脸上挂着温和而谦逊的笑容。
“龚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张弼士恭敬地作揖,目光中透着几分敬意。
“张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龚照瑗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对眼前这位商人的赞许。
两人互相谦让着步入府内,穿过庭院,进入到张弼士的书房。这里是张弼士日常处理事务和思考问题的地方,陈设简洁但不失雅致。一面书墙上,陈列着他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典籍,足见其博学和见识。
书房中央,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散发着淡淡的茶香。龚照瑗在张弼士的示意下坐了下来,仆人奉上刚刚泡好的上等龙井,茶香四溢,在宁静的书房内弥漫开来。
4.
随着茶香的氤氲,两人逐渐展开了交谈。龚照瑗先是寒暄几句,随后便直入正题。他深知张弼士不仅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更是一位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侨领。
“张先生,听闻您在南洋白手起家,创下了如此伟业,实在令人钦佩。今日得见,不知可否请先生分享一下您的经商之道?”龚照瑗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中透出真诚的好奇。
张弼士微微一笑,目光在茶杯上停留片刻,仿佛在思索着从何说起。他轻轻放下茶杯,缓缓道:“龚大人,张某不过是一个从商之人,凭借几分勤奋和运气,才有今日的成就。年轻时,张某初到南洋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轻人,幸得一位福建籍商人赏识,在他的纸行里当了个学徒。”
张弼士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回忆的温情,“那时,我一无所有,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老板待我不薄,悉心教导我如何经营生意,也教导我做人要诚信,做事要踏实。这些年,我始终坚守这一信条,凭借诚信与勤奋,逐步在南洋站稳了脚跟。”
龚照瑗点头表示认同,“诚信为本,确是经商立业之根本。张先生能从一介学徒崛起为今日的巨商,实在令人钦佩。”
张弼士继续说道:“随着时间推移,张某积累了一些资本,逐渐将业务扩展至其他领域。如今,张某在南洋的生意涉及酒业、矿业、航运和银行等多个行业,虽然财力有所积累,但张某始终心系祖国。眼见祖国日益贫弱,我常常感到忧心。”
龚照瑗见他谈及祖国,神情愈发认真,随即说道:“张先生,君子之道,不仅在商,更在于为国为民。先生有如此见识,实乃难得。”
张弼士略带感慨地回答:“龚大人,张某虽远在南洋,但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目睹祖国现状,张某深感痛心。张某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为国家出一份力。”
龚照瑗听到这里,目光愈加深邃。他明白,张弼士的这种家国情怀,正是清廷当前最为需要的。他的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张先生,你的忧国之心让我感动。现如今,清朝内忧外患,朝廷中虽有不少封疆大吏,但精通经纶事务者不多,更遑论精通各国事务者,更是无一将可得”。
5.
龚照瑗的眼中闪烁着深沉的思考,他感受到张弼士的家国情怀,知道这位南洋巨商的胸中不仅仅装着商业的成功,还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龚照瑗意识到,张弼士或许正是清廷所需要的那种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有识之士。
“张先生,”龚照瑗的声音愈发郑重,他放下茶杯,直视着张弼士,“如今中国积弱,内忧外患不断,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我身为清廷的一员,深知国家需要更多像先生这样有才干、有远见的人。若先生愿意归国效力,我相信您的能力和经验定能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
张弼士感受到龚照瑗话语中的诚意和期待,心中激荡不已。这位朝廷重臣的信任和期望,不仅是一种巨大的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的召唤。多年来,他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此时,龚照瑗的召唤无疑点燃了他心中那股强烈的使命感。
“龚大人,”张弼士沉声说道,语气中透出坚定的决心,“如果张某能够为国效力,那将是我的荣幸。我愿意用我的全部力量,推动国家的实业发展,助力国家走出困境。”
龚照瑗见张弼士态度如此坚定,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他从书案上拿起一张信笺,提笔写下了几行字,随后将信笺小心地折好,递给了张弼士。
“张先生,这是我写给李鸿章大人的推荐信。李大人是朝廷中最重视实业的人物,我相信他会理解并支持您的抱负。”龚照瑗将信交到张弼士手中,语气中满是期待,“清廷正需要像您这样的人来振兴实业,国家也需要更多像您这样的有识之士。”
张弼士接过信笺,感到它在手中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封推荐信,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和使命。他深知,自己从这一刻起,已经踏上了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条更加艰难但也更加意义非凡的道路。
“龚大人,张某定不负所托。”张弼士语气坚定,目光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在这一瞬间,他们已经达成了心灵上的默契。张弼士明白,自己未来的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一切可能的风雨。
6.
送走龚照瑗之后,张弼士回到蓝色府邸的书房,内心依旧难以平静。书房内的灯光柔和而温暖,四周的寂静让他能够更清晰地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张弼士走到书桌前,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那封推荐信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