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阎先预支了一部分《叶问》剧本的稿酬,成功买到了鼓鼓囊囊一皮箱的物件。

但考虑到这些港币另有大用。

他其实花的很节省,买了一皮箱也就只花了几百港纸,全挑着经济实惠的款式买了。

这让一旁的陈静波很是不解。

“你不给相伴与航的革命同志买更好点的物件吗?”

“她会理解我的。”

走在香江柏油马路上,

陈阎往嘴里扔了一颗硬糖,

荔枝的甜味在舌尖迸发绽放,让人不禁期待起了归程。

陈阎笑了笑,扭头看向陈静波。

他直入正题道“陈经理,我大概明天就要返回内地了。”

陈静波吃了一惊“这么快,你不和鲍方同志一起回去?”

这还是刚来几个小时,连晚餐都没来得及吃一顿,这就想着要离开香江了?

之前有些人都恨不得一辈子逗留在香江工作啊!

陈阎笑道“把事情办完了,还逗留在这里干嘛呢,不如趁早回家忙其他事。”

陈静波沉默了片刻后,看向陈阎的眸子也带上了几分认可的意味。

“我今晚在内部开个会,商量个章程出来,明天让鲍方同志和你一起回去,结伴也安全些。”

陈阎摇了摇头:“不用了,让鲍叔在香江多休息两天吧,内地电影不比香江,一部片子拍个半年是常有之事。”

更何况...

他今晚还有其他事要做呢。

陈阎扭头看向陈静波:“最近有什么午夜场电影放映吗?”

陈静波疑惑:“午夜场电影?”

陈阎道:“嗯,我想感受感受香江市场的电影文化。”

-------

香江电影市场最鼎盛的时期,有两个异常著名的电影文化现象。

第一个是贺岁档。

只要看电影的观众就不会陌生,但与内地后来所熟知的春节档有略微差异。

贺岁档一般在除夕前。

先开辟出这个观念的是程龙的《师弟出马》,和定下贺岁档期的《摩登保镖》,两者都是在‘小年夜’前后上映。

离正统的春节有一周左右。

故此名曰贺岁片,提前贺岁嘛~

而春节档不用多说。

得是除夕夜后上映的,方可称得上是春节档。

港地第一部正统的春节档电影,大抵是程龙的《红番街》,劲收5691万港币。

同时,这也可以算作是内地的第一部春节档电影。

——《红番街》引起到内地的春节后大热,让领导们瞧见了这个档期的威力,组建起了自己的春节档电影。

冯大炮就是这么起来的,他此前就是个拍电视剧的导演。

但是如今吧,内地肯定是copy不了档期观念的。

现在大家过节不放假,哪来的时间看电影?

后些年吧,大家过节了要放假,电影院都是国营的,里边的职工自然都放大假了,谁给你放电影?

话说回来,第二个文化现象,即为香江的午夜场电影了。

这是香江独有的一个风气。

即把未上映的新作放到午夜场里,凌晨12点左右准时上映。

主演及制片人等或在后台,或藏匿于观众之中,听取观众们的反应。

而来看午夜场的人呢...

按照市场营销里的说法,这票人属于是创新采用者,富有激情、冒险精神、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