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起李增枝来。

“增枝啊,”朱棣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探究与赞许,“你何时学会了这首诗?又为何要在此刻吟诵它呢?”

李增枝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过去的释然,也有对未来的坚定。

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殿下,这首诗我早已熟知于心,只是以前未曾有机会向人展示罢了。今日吟诵此诗,实则是想向殿下表明我的心志。我虽曾有过纨绔之时,但如今已痛改前非,决心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百姓有用之人。就像这石灰一样,即便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也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与坚韧。”

朱棣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深地看了李增枝一眼,要将这个全新的他牢牢记在心中。

他伸出手来,拍了拍李增枝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增枝啊,你能有此觉悟,实乃我大明之幸。我期待着你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秉持这份清白与坚韧,为我大明江山添砖加瓦。”

朱棣在赵县令与其侄子之间来回扫视,那眼神中既有威严也有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只要他说出的话,便是不可更改的律令。

“本王心善,但律法无情。今日,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若你们能回答出本王的问题,本王便赦免你们的罪过,留你们一命。但记住,这机会只有一次。”

朱棣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压力。

说完,朱棣的目光转向了李增枝,眼中闪过一抹信任与期待。

“增枝,这题就由你来出吧。”

李增枝微微点头,他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此刻所肩负的责任。

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如何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提出这个问题,让对方无法回避,也无法用花言巧语来蒙混过关。

终于,他开口了:“太阳东升西落,四季轮回,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现在,我要问你们二位,为何太阳不从西边升起?”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它不仅仅是在询问一个自然现象的原因,更是在考验对方的智慧、学识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赵县令与其侄子闻言,皆是面色一变。他们显然没有料到李增枝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们面面相觑,试图从对方的眼神中寻找答案,但最终却只能无奈地低下了头。

朱棣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深知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有些难以理解,但对于真正有学识、有智慧的人来说,却并不难回答。

他之所以让李增枝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看看赵县令与其侄子是否真的有能力、有资格继续留在官场之中。

“怎么?答不上来了吗?”朱棣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讽刺与不屑,“本王还以为你们能有多大的本事呢,原来也不过如此。”

“可能还是委屈你们了,”朱棣缓缓开口,语气中既有对现实的妥协,也有对二人能力不足的遗憾,“本王原本以为,身为朝廷命官,你们应当学识渊博,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然而,今日之事,却让本王深感失望。不过,既然事已至此,本王也不愿过多苛责。这样吧,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谁能背出《大诰》,本王便放谁走。”

此言一出,大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赵县令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深知《大诰》乃是大明律法之集大成者,内容繁多且深奥,非一般人所能轻易背诵。他颤抖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挤不出来。

相比之下,赵县令的侄子则显得镇定许多。他深吸一口气,似乎是在为自己打气。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虽不算洪亮,但却清晰有力,一字一句地将《大诰》的内容背诵了出来。他的背诵流畅而准确,仿佛那些繁复的律文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赵县令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侄子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学识。

同时,他也感到一阵羞愧难当,自己身为长辈,却连一个晚辈都不如,这让他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

朱棣则是一脸欣慰地看着赵县令的侄子,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赵县令侄子学识的认可,更是对他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担当精神的肯定。

“好!好!好!”朱棣连声称赞,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你果然没有让本王失望。今日之事,虽有些波折,但能够发现你这样的人才,也算是本王的一大收获。你且去吧,本王会记住你的。”

说着,朱棣挥了挥手,示意赵县令的侄子可以离开了。

赵县令的侄子则是一脸激动地跪倒在地,连声谢恩,随后便匆匆离开了大堂。

赵县令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侄子离去的背影,直至那抹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他才缓缓收回目光,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似乎在吞咽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既有对侄子的担忧,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恐惧与绝望。

朱棣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并没有急于打断赵县令的思绪,而是静静地等待着,直到赵县令终于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你贪污了这么多,”朱棣的声音低沉,“别管你是用什么名义贪墨的,是借公济私,还是假公济私,亦或是打着为朝廷、为百姓的幌子中饱私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触犯了律法,触犯了大明的底线。”

赵县令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他低下头,不敢直视朱棣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

“按照大明律,”朱棣继续说道,语气中不带丝毫情感波动,“贪污者,当受剥皮实草之刑。此刑虽酷,但却能警示后人,让所有人都知道,贪污腐败之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赵县令闻言,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得更加剧烈了。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剥皮实草的惨烈场景,那是一种他连想都不敢想的恐怖刑罚。

他知道,自己一旦真的受到这种刑罚,不仅将身败名裂,更将遗臭万年。

然而,事已至此,他又能做什么呢?

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惩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