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绫率军抵达涞源县城后便在此休整了数日,期间她还组织了一场简短的祭拜仪式以告慰战死的将士。
仪式结束后,她单独找上了公孙彤,本想安慰一下这位失去唯一亲弟的堂舅,却反被后者安慰了。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我等既然从军便早有准备,小小姐不必如此。”公孙彤仰头喝下一杯祭酒,沉稳地说道。
闻言,云绫沉默地点了点头,没再多言,只陪着公孙彤饮了几杯。
这日,云绫从韩承文处得知朝廷已经下旨命并、冀二州兵马入幽州平叛,而并州大都督郭开盛已在集结兵马准备北上进攻云中。
闻得此讯,云绫当即召集云绮、公孙彤、鲜于辅、燕十六等人商议。
他们原本打算休整一番后前往雁门关,这也是云绫提早为最坏情况准备的退路。
如今朝廷大军不日便要北上,他们这支幽州败军或许可以跟随并州军一起打回幽州去。
公孙彤和鲜于辅是赞同此议的,毕竟涿州失陷怎么说都是一桩罪状,若能跟从平叛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而且,这支军队现有四千余人,近半都是幽州人,他们未必愿意远走雁门关。
云绮则不愿云绫再回幽州蹚浑水,久在边关的她看得出来,这场幽州叛乱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平定的。
阵前凶险,云绫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又何必再跳回去,不如直接回长安交旨。
在场的都算是自己人,她也没藏着掖着,就这么直白地说了出来。
这时,公孙彤和鲜于辅才反应过来,云绫并非幽州官员,完全没必要为了幽州的叛乱去赴险。
是以,他二人也住了嘴,静待云绫的决断。
见云绫皱眉迟疑,云绮徐徐说道:“小六,你的官身不在幽州,叛乱兴起之时你率军抵挡还可说是事急从权,但现下朝廷已有旨意,你再领军前往幽州就不妥了。”
闻言,云绫眉头皱得更深了。
云绮的话她自然能够理解,无非就是权责问题,身在朝廷越权可是大问题,尤其还涉及到军权。
但就这么回长安她又委实不甘,她觉得这样对不起战死的公孙戎及一众将士们。
就在云绫迟疑不决之际,韩承文从外匆匆而来,口中喊道:“公孙将军,有朝廷的旨意送到!”
众人循声看去,却见韩承文身后还跟着一名黑袍人,黑袍人手中举着的正是圣旨。
一看那装束云绫便知是影卫的人,忙领着众人去到院中接旨。
片刻后,她高举双手从影卫手中接过圣旨,神色有些颓丧,而在场众人则神情各异。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召云绫火速返回长安。
待云绫等人起身后,影卫又开口道:“公孙将军,大统领有话要单独说与您听。”
闻言,云绫蹙了蹙眉,颔首道:“随我来。”
说罢,她便领着影卫走入房内,合上房门,又随手布置了一道真气屏障,这才示意影卫开口。
影卫躬身一拜,操着沙哑的声音说道:“因幽州之变,陛下盛怒之下罢去了公孙尚书的官位,令其闭门反省。大统领说让将军尽可能拖延行程,莫要回去得太快。”
闻言,云绫蹙眉,问道:“大统领这是何意?”
“不知!话已带到,在下告辞!”
说罢,不待云绫说话,这名影卫就自行打开房门随韩承文一道离去。
云绫垂眸坐在那里,心中念头百转,思考着张泉此举何意。
公孙安世被罢去官职她倒不甚在意,公孙家在朝堂的影响力可不是因为一个尚书之位。
天佑帝此举除了发泄怒气外,只怕更多的还是为了堵上朝臣的嘴而已。
但张泉命人带来的话就让她有些不明所以了,她回到长安会有什么不妥吗?
不过,她原也没打算这么快回长安,想不通索性也就不想了。
此时,云绮等人早已回到屋内,见云绫在蹙眉沉思,他们相视一眼便默默坐到了一旁,不曾出声打扰。
待云绫醒神,云绮不由问道:“小六,可是有事?”
闻言,云绫摇了摇头表示无甚大事,旋即抬眼看向众人,开口道:“陛下召我回京,此间兵马却不得不妥善安置。”
随她从幽州而来的兵马尚有四千余,其中一半是当初她从长安带出来的,自是要随她返回长安。
剩下的一半则是从涿州城败退而来,只能交予公孙彤和鲜于辅带领了,至于要去哪儿还得看他们。
面对云绫的询问,公孙彤与鲜于辅对视一眼,齐齐表示他们会加入并州军回幽州平叛。
对此,云绫早有预料,是以并不意外,当即让燕十六将装备玉麟卫的手弩全部留下,交割给公孙彤二人。
她不能在此继续平叛,也只能在装备上提供些微助力了。
待燕十六领着公孙彤、鲜于辅去交割装备后,云绫看向云绮道:“二师姐,你可是要回雁门关?”
云绮颔首,笑道:“雁门关重地,幽州既有北凉军出现,难保雁门关不会重演当年故事,我自是要回去与你姐夫一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