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以不靠谱著称的张彼得,作为叶凡众多挚友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以其魁梧的身躯和微微卷曲的头发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总爱以一种亲昵的口吻称呼叶凡为“阿叶”,而叶凡,则带着几分戏谑,根据张彼得那头独特的发型,亲切地称他为“方便面”。这个名字,不仅成为了两人之间独有的笑料,也见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张彼得的性格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那超乎常人的大嗓门。每当课间休息或是上课前的片刻宁静,他的声音总能如雷鸣般响彻整个教室,甚至穿透走廊,提前宣告着某种即将到来的热闹。“哇啦哇啦,啊哈哈哈哈!”这样的笑声,虽然略显夸张,却总能瞬间点燃周围的气氛。然而,这也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记得有一次,班主任老师从前门步入教室,正欲开口讲话,却被张彼得那突如其来的嚷嚷声打断了。老师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目光直射向后排的张彼得,严厉地说道:“张彼得,你嚷嚷什么!你看看你现在这副样子,简直就是一个外表英俊、内心单纯的大草包!”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是在批评,但其中也不乏老师对张彼得性格的无奈与包容。而这个被戏称为“大草包”的张彼得,在中学时期,确实没少给叶凡和他的朋友们惹麻烦。
那是一个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地板上,显得格外宁静与温馨的周末午后。叶凡在家中精心布置,将那张宽大的长桌移至客厅中央,上面摆放着一只古色古香的铜火锅,准备在这样一个悠闲的时光里,与几位多年好友共享一顿简单却意义非凡的午餐。空气中弥漫着即将聚会的喜悦与期待,而叶凡的父母,则以一种近乎默契的体贴,早早地出门,前往自家的店铺忙碌,为这群年轻人腾出了一片自由自在的空间。
最先抵达叶凡家的是张彼得,他仿佛带着一阵风,推开门的瞬间,就伴随着他那标志性的、充满活力的叫嚷声。他兴奋地讲述着自己在《电脑报》或是《大众软件》上最新发现的电脑硬件配置秘籍,以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新款游戏资讯,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科技世界无尽的好奇与热爱。他那不加掩饰的兴奋情绪,几乎要掀翻屋顶,以至于叶凡差点没能在他的“哇啦哇啦”声中,捕捉到随后轻轻响起的敲门声——那是金龙、单朋立和李铭也如约而至的信号。
随着他们几位好友逐一落座,铜火锅下的炭火渐渐被点燃,火光跳跃,映照着每一张充满期待的脸庞。炭火由黑转红,释放出温暖而诱人的气息,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欢聚时刻加油鼓劲。就在这时,屈奋进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房间,他的到来为这场聚会增添了几分意外的惊喜。大家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深厚的友情与默契已经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随着铜锅内的汤底咕嘟咕嘟地开始沸腾,几个人的欢声笑语也随之而起。
“我刚刚买了一张新游戏光盘,是大富翁四的,正好咱们可以一起玩儿。“屈奋进在那个还没有普及电脑的年代,竟然自己掏钱购买了一张游戏碟,这确实让人有些意外。要知道,那时候一张盗版游戏光碟的价格高达10元,而相比之下,学校门口那份仅售3块钱的炒饼,简直就像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小吃。对于那时的他们来说,10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屈奋进这个人,是叶凡再了解不过的了,他对于金钱的执着简直深入骨髓。记得有一次去他家玩,无意间在他收藏的卷子里翻到了一句他亲手写的造句:“乱花一分钱是可耻的!”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他对金钱的珍视,也透露出他那种近乎苛刻的节俭态度。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愿意花10元去买一张游戏碟,或许这对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娱乐方式吧。
“来来来!玩玩玩!“张彼得可不管那么多规矩,他那双大手毫不犹豫地抓起光盘就往电脑的光驱里塞。叶凡的电脑光驱向来都是设置为自动播放的,所以还没等他们打开“资源管理器”,光盘就已经开始自动播放了。
屏幕上突然跳出了一副卡通画面,伴随着一个异常嗲声嗲气的声音,不断重复着“很像宝塔的尖尖”这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汇。紧接着,画面一转,出现了几个典型的俄式建筑,随后便是这部卡通片的名称。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心照不宣地迅速捕捉到了画面背后隐藏的深意——这绝对是一部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
“有时候买盗版游戏,里面会夹杂着这些内容的。“叶凡转头看向屈奋进,一边解释着,一边伸手准备用鼠标关闭这个不合时宜的播放内容。
“别,别,别……让我先看看。“张彼得却一把按住了我的手,他的下巴抵在手上,脸几乎要贴到显示器上了,叶凡甚至能从他瞪大的瞳孔中隐约看到那些刺激的画面。他的好奇心显然已经被彻底勾了起来,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提及张彼得,他确实在高中时期成为了“色大胆小”的代名词。回想起那段时光,叶凡家正好经营着电影光盘的买卖,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影片中,不时会穿插着一些激情四溢的画面。而张彼得,则仿佛拥有了一项特殊技能,他能在琳琅满目的影碟堆中,迅速而精准地挑选出一张欧美电影。
每当他选中目标,就会聚精会神地研读封面上那简短的剧情介绍,仿佛是在寻找某种线索。随后,他会小心翼翼地将光盘放入DVD机中,手中的遥控器如同指挥棒一般,前后微调,那眼神中闪烁着既好奇又略带羞涩的光芒。令人惊讶的是,他总能奇迹般地找到那些短暂而引人遐想的画面,并乐此不疲地反复倒带观看。
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看来,既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也是青春期特有的那份懵懂与好奇。张彼得的“技能”,虽然带着几分调皮与青涩,但也成为了叶凡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回忆中一抹独特的色彩。
未曾经历过“那种事儿”的他,在教室的闲暇时光里,总爱用言语编织出一场场虚构的盛宴。记得高二那年,班级正筹备着外出写生的计划,每当这个话题被提起,教室里便弥漫着一种期待的氛围,而“上海”这个写生目的地的名字,更是如同魔法般,在每个人的耳边轻轻回响,清晰而诱人。
然而,这份宁静与憧憬很快就被张彼得的一声大笑打破。他仿佛嗅到了某种幽默的契机,故意曲解“上海”二字,大声嚷嚷着:“谁是海?谁上了海?哈哈哈哈…”这突如其来的荤笑话,虽然内容老套且略显无聊,但在那一刻却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或无奈摇头,或轻声笑骂,都明白这只是张彼得又一次的恶作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