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姐已经外出打工,哥哥在省城上大学,弟弟随三子爷读书,家中只剩三子妈一人。
进入十月份,正是秋收的季节,三子妈也是从地里劳动完毕刚回到家,准备晚饭才去河边淘洗的。时节就是这样不等人,错过一个时节就是错过一季。该干的活必须及时干完,那怕是宵衣旰食疲惫不堪,因为过了这村没那店。
晚饭是青菜熬山芋,就是山芋和青菜一起放在锅里煮,非常简单。没有复杂丰富的食材,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三子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用来做饭。山芋有浆,粘牙、涩嘴。那晚三子感觉好像腮帮与牙齿牙龈被山芋浆粘到一起分不开了。
山芋可以做粉。山芋磨成糊糊之后吊浆,吊浆就是通过用纱布和两根木棍做成的纱吊,分离粉浆和渣滓,留下粉浆沉淀。粉浆沉淀后分三层,上层水;中层粉油也叫山芋浆,很薄,量很少,不能食用,山芋熬菜涩嘴粘牙的就是这个;下层为山芋粉。沉淀完成,只取山芋粉,上层水和中层粉油作为废物倒掉。
山芋晒一晒,放几天,再用棒头(玉米)面勾兑稀饭,甜。三子家做山芋稀饭没有那么讲究,没人有空花那功夫。一般是二子放学到家后,拿出山芋,用菜刀斩头去尾,剁成几块,用柳条篮装着拿到河里怼一怼颠一颠,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烧开,把棒头面用凉水勾兑成糊糊加入锅中搅匀烧开就行了。山芋干玉米面稀饭,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有时在山芋干煮开后,再放一次凉水激一下,山芋干容易煮烂。这样做其实也是缺点,就是不压饿。
三奶大儿子洼大爷家开夹面厂之前,三子家的棒头面都是自己拐的。拐棒头面就是把棒头粒用石磨磨成面,需要两人配合共同劳动才能完成。一人拐磨是主力,一人辅助负责把握方向和点放玉米粒。下午放学后,二子三子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关乎晚上能否填饱肚子的大事就是拐磨,拐当天晚上吃的棒头面。一开始的时候比较吃力,主要是三子体力和技巧没有掌握。经过二子一段时间耐心指导训练,二人配合逐渐密切。等到运用自如后,不到二十分钟两人就能磨好一顿饭的棒头面了。
山芋干稀饭里,加上一些黄豆粒、青菜,再洒点盐,叫菜粥。菜粥配料多,营养丰富。中午是最重要最需要营养的一餐,虽然煮豆子需要时间长,菜粥仍然是安排在中午的。这是三子兄弟们时常期盼的美食,三子家改善伙食的时候才会吃到。
三子妈很不擅长做吃的,大概是因为家中只有她一个劳力整天忙于农活,没功夫琢磨吃导致的。长期的饮食简单和过度劳累,三子妈老是头晕眼花两眼发黑,经检查是贫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