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科学的抽象是反映客观的事实,那么这是知识是可靠的,否则是不可靠的!
任何知识的来源,来自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
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由此,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的事情,属于感觉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伦理来!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的认识是可靠的,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是片面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要完全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材料加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造工作,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只要在认识过程中根据实践基础而科学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的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
理性知识依赖于感性知识,感性知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知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认识是具有历史性和辩证性的。
当然,这只是到了问题的一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不在于懂得了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因而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理论认识,再须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在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么一个飞跃。
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人们的认识由感性推移到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变为事实。或大体上变为事实。
然后一般来说,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的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以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也就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么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全人类自觉的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事物的矛盾发展,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