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道:“说是放心不下阿兄,回去照应。”
李安点点头,道:“阿爷是担心有人想和我拼个鱼死网破啊。”
“如今汴州形势晦暗不明,阿翁有此担心,也是情理之中。”张惠微微一笑,调侃道:“说不好待会儿就有人冲入馆驿,把我们都杀了。”
“那你不怕吗?”李安笑问道。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张惠回复,转问道:“郎君接下来如何打算?”
李安想了想,道:“先维稳,等站稳脚跟再说。”
“正是。”张惠点点头。
……
用完午饭,李安先去节度使府衙。
由于浚仪和开封作为治所,又二城共治,因此这一座城里,有四座府衙,分别是节度使府衙,州府衙,浚仪、开封县府衙。
节度使府衙,一般有行军司马一人,判官二人,掌书记一人,推官一人,巡官一人,馆驿巡官四人,衙推一人,同副使十人,孔目官一人,要籍、驱使官等人数不定。
后来,节度使与都护府、行军总管等相互融合,节度使府衙里也便有了录事参军、六曹参军、马步军都虞侯等职务。
那么,如何确定节度使府衙是否有录事参军等职官呢?
很简单,一看什么时间,二看这个节度使管多大的地盘。
中唐时候,节度使若兼任都护,则自然有录事参军等职官。
到了后唐,藩镇割据,许多藩镇只管着一两个州,自然也不需要录事参军等官员,甚至节度使府衙的幕府官和州官,都是高度重合。
宣武军作为老牌藩镇,辖地四州,按理说,应该有录事参军等职官,但是康实自任宣武军节度使以来,吏治不清,录事参军等职官一直空缺,其权力空白,全部由他自己任命的“使官”填补。
这些“使官”专职捞钱,无心政务。
李安到了府衙,众将已经齐聚一堂。
李安随即宣布了各将的代职。
杨师厚和杨彦洪代职判官,朱元礼代掌书记,周德威代推官,刘玘任步军都虞侯,雷邺任步军都虞侯,赵敬忠代孔目官,史俨升四城斩斫使,其余各将皆有升迁。
周德威除了推官,还管军纪,之所以让周德威管军纪,是因为他是河东人,在汴宋没有什么根基,能尽量做到公正。
至于为什么都是代职,是因为朝廷还没有任命。
这些部将,是李安的基本盘,李安需要先给代职,稳住他们,然后再上书给朝廷,让朝廷盖章同意。
众将没想到李安居然这么快就给他们加官,都十分高兴,纷纷发誓,誓死效忠李安。
其中,最高兴的是杨彦洪。
因为杨彦洪并不是李安的心腹,但却被李安直接提为和杨师厚一样的副手。
李安给众将升官后,让周德威负责把原来的牙将编制打散,编入他的部队。
然后,又秘密给史俨一条命令,让史俨暗中查探宣武治下是否有企图作乱之人,如果有,就通报他,他下令处死。
对汴州城内做了布局,李安带着杨师厚去了州府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