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门外,驿道上,有一人轻驰白马,略挂行囊,追云赶日而行。
正是李霄。
原想着,辞了那和尚道士,就即刻启程,不想金吾卫竟搬不动那妖物尸体,又央着李霄去施法化去了血肉。
这一耽搁,更误事了。父皇和兄长又回宫来,扯住李霄,絮絮叨叨半日,直唠叨到天色全暗,没奈何又住了一夜,直到天亮方行。
本打算轻身独往,不带太多行李,毕竟一路上馆驿衙门,缺东西了到时再补就好。结果被父兄嘱咐一夜,零零碎碎地塞了不少东西。
眼下看行囊中,有四时衣裳,有散碎金银,有僧道帖子,有敕命州府协从的圣旨,有“大乾明王之宝”的金印,有钦点巡查御史的文书。
这一整套东西下来,天下的官吏兵将,除了兄长的镇国军,就没有他差使不动的了。
无论如何也够了。
李霄检点了行装,使出那望气神通四下看定,不见妖邪,便继续纵马东行。
这路上究竟还是天子脚下,车马不息,多的是赶科考的学子,做买卖的商户,李霄掺在其中,信马由缰,他也不看人,人也不看他,直走到天日西斜,人烟渐稀,竟是一路无话。
远远望见前路上驿站里点起了灯,正是投宿好去处,又见官路弯弯扭扭,逶迤不知多少路程。
心中一动,李霄便弃了官道,径取小路前往。
不曾想行不出数里路,风气陡然一变,幽幽然如同鬼泣。
往那路旁山岭上看时,便见得森森白骨裸露,漫山遍野,更不知多少。
怪不得官道要绕,原来是古战场!
李霄细看骨骼尚且完整,未被风沙蚀尽,便知道这是本朝立国时的遗迹。
前朝乃是亡于武人乱国。武道门中修行,虽然比其它道途容易,却有一个致命缺陷。
那就是武者杀孽一重,便会入魔,变作心智全失的邪物。
武者入魔越多,天下越乱。
天下越乱,武者杀人越多。
杀人越多,武者入魔越多。
到前朝亡时,天下已有七百邪魔,各乱一方,肆意杀人,直杀得清江转红,尸骸遍地。眼前的尸骨便是那时所留。
后来大乾太祖皇帝起事,一柄刀斩尽七百邪魔,趁着太祖未入魔时,太宗皇帝一杯鸩酒毒杀亲父,这邪魔之世才算过去。
太宗生仁宗,仁宗生当今,至李霄已是第五代。
李霄一面走,一面看,不想胯下坐骑已经是惊惧非常,四股战战。一阵风刮过骨骸,那白马长啸一声,慌忙夺路而逃。
“吁!孽畜收蹄!吁!孽障!”李霄一边骂,一边勒马,可缰绳只是凡物,如何收得住神魂惊惧?骂声越急,马匹越慌。一发不可收拾。
这马更不愧是皇宫里养下的神驹,一跑起来疾风掣电,驿站须臾就到,直冲到院里方停。
此时天已经全黑,驿卒拥上来围住李霄,牵马的牵马,引路的引路,把李霄带到灯下看了文书,便收拾出一间房与他安住。
一直到了房中,安排好了被褥,李霄尚且惊魂未定。
今日抄近路吃了亏,今后再不占这个便宜。
那古战场鬼气太重,虽然眼下尚且没有凶险,日后恐怕要生妖邪,还是想个法子的好。
李霄在房中踱步,心中渐渐安定,便找驿吏取来笔墨,预备修书一封,将治理之策寄与有司。
正写到笔墨顺畅,忽然门外扑棱棱一阵翅响,李霄尚疑惑时,又有人来敲门。
开门看去,却是一个童子,约莫十一二岁年纪,穿一领黑白道袍,腰中悬着个小麻布袋子,显出内中一根根分明形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李霄一开了门,童子扑地跪下,一个响头磕在他脚下。
“千岁!弟子诚心学道,恳请千岁收我为徒!”
这啥啊这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