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剑南地区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如果开采并铸造钱币,不仅可以缓解国家财政压力,还能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

陈子昂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准许剑南诸州开采铜矿、在益府铸钱、将铸造的钱币用于军需和民用等。

他还规划了钱币的流通路径,提出通过缘江诸州递运至荆、衡、沔、鄂等地,每年以和籴的方式确保漕运顺畅。陈子昂在文中表达了对朝廷能够采纳其建议的期望,认为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他同时表达了对神皇大圣(指武则天)的敬仰之情,认为只有这样的圣明君主才能实施这样的政策。

《上益国事》不仅是一篇具有实际价值的政论文章,更是陈子昂关注民生、顾念黎庶、渴望济世立功的拳拳之心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陈子昂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于国家富强的深切关注和积极贡献。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视以及对于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

《上益国事》是陈子昂针对当时国家面临的财政和军事困境所提出的一篇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政论文章。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国家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展现了陈子昂的卓越才华和爱国情怀。同时这篇文章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步入金碧辉煌的朝堂。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从民生疾苦到朝政得失,无一不展现出其深厚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然而,书奏虽上,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不禁暗自叹息,却也未曾放弃,接连呈上《谏刑书》与《申宗人冤狱书》,字字泣血,句句珠玑,只为那世间的一丝公正与光明。

然而,官场之中,风云莫测。陈子昂的直言不讳并未换来预期的赏识,反而让他在职场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压抑。居职不乐,他转而寄情于诗酒,以《感遇》诸篇抒发胸中块垒,字里行间,既有对时局的深刻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时光荏苒,转眼间,秩满考功之日来临。依据唐制,四年一考,以评功绩。陈子昂勤勉尽职,虽无显赫战功,却也恪守本分,然终因“无显绩”而被评定为中中。这对于胸怀壮志的他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打击。但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就在这一年的深秋,十一月,武后一道惊世骇俗的诏令,再次震撼了朝野——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并自称为“曌”,寓意日月当空,光照四方。这一变革,不仅是历法的更替,更是武后权威达到顶峰的象征。而陈子昂,作为这历史洪流中的一粟,虽未直接参与其中,却也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强烈跳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革,陈子昂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虽未能立即得到重用,但时局的变化总蕴含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于是,他更加勤勉地研读典籍,磨砺心性,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得到武后的赏识,实现心中那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岁月悠悠,陈子昂的故事在东都的春风秋月间悄然传唱,成为了一段激励后人的佳话。而他,也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独特而光辉的一笔。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