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降伏了阿波逻罗龙王后,乌仗那国的天空似乎变得更加晴朗,土地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平安与祥和。然而,天地之间的考验并未结束。在龙泉之东,佛陀正为信众施行教化,天界依然静谧安宁,众生虔诚聆听佛陀的智慧教言。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位龙王——阿步罗龙王因缘起事,心生怒火,瞬间召来了暴风骤雨。
雨水如注,天地间仿佛被一片水幕笼罩。狂风呼啸,骤雨夹杂着雷声,大地上的万物在风雨中摇摆不定。即使是佛陀,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狂暴大雨淋湿,衲衣内外透湿,然而佛陀却不为所动,依旧端坐,目光平静如水。他的内心如同那永不动摇的高山,无论外界如何动荡,慈悲与智慧始终不变。
待雨停之后,佛陀走向阿步罗龙渊旁的一块巨石,在石上静静安坐。他轻柔地将袈裟晾开,任阳光洒在其上。袈裟的衣纹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文彩,仿佛一幅天成的画卷。佛陀的足迹与衣纹留下了无形的佛法印记,这块石头也因他的神通加持而变得神圣非凡。后来,弟子们和当地的信众在此处修建了一座佛塔,纪念佛陀行化的殊胜因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继续在乌仗那国游行教化。他走过高山与河谷,经过无数村落与城镇,将智慧的光辉洒向每一个角落。当他们抵达瞢揭厘城东北的遏部多时,佛陀停下了脚步。这里的天界众生与世间众生一同齐聚,聆听佛陀开示正法。佛陀的声音如同甘露,滋润着干涸的心灵,启发着众生的智慧。他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宇宙的真理与众生的本性,天人们听后皆心生欢喜,随喜奉行佛陀的教诲。
佛陀离开后,奇迹悄然发生。在他曾经坐下的地方,大地深处突然涌出了一座佛塔。这座佛塔高达四十余尺,庄严而圣洁,仿佛天降神迹。塔的出现引发了当地信众的无尽敬仰,僧侣与俗众纷纷前来参访礼拜,香火不绝,供养不断。塔周围终日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佛陀的慈悲与智慧。
在佛陀的游行教化中,有一天,他来到了瞢揭厘城南两百余里的山侧。在这里,矗立着一座洁白高耸的佛塔——摩愉伽蓝。这座塔有百余尺高,其旁立着一块方形的巨石,佛陀就在这块巨石上端坐,开始为天人和弟子们讲述他过去修行的故事。
“在久远的过去,我曾在此地修习菩萨行,为了听闻正法,不惜折断自己的身骨为笔,剥皮为纸,并以血为墨,书写经典。”佛陀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众生的心灵深处。天人大众听闻后无不动容,许多人眼含泪水,心生无尽的敬仰与悲悯。
佛陀指向脚下的石头,继续说道:“在我折骨书写的地方,骨髓曾沿着石头流下。你们若仔细观察,石塔的基石下有些石头的颜色略带黄白,那正是髓脂的痕迹。它们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象征着那段不可思议的过去。”听闻此言,天人大众心中充满了感动与震撼,他们明白了佛陀为众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也明白了修行道路的艰辛与伟大。
就在讲述完毕之后,佛陀示现了不可思议的神通。他轻轻踏在石上,留下了足迹,足迹周围瞬间放射出百万道光芒,将整个摩愉伽蓝照得如同白昼。这些光芒映照着众生的心灵,让所有人感受到佛陀的慈悲与无上的智慧。
佛陀在乌仗那国教化的因缘并未结束。事实上,乌仗那国的王室与佛陀有着极其深厚的关系。他们的血脉源自释迦族,曾与佛陀同宗。这段因缘可追溯到很久以前,憍萨罗国的琉璃王因心怀怨恨,攻伐释迦族,导致族人被迫逃离家园。许多释迦族人逃到了乌仗那国,并在这里繁衍生息,从而与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正是因为这段血脉的连接,乌仗那国的人民与佛法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们心怀敬仰,视佛陀为心灵的灯塔,而佛陀也以无尽的慈悲教化众生,使这片土地成为了修行与智慧的圣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佛陀在乌仗那国的足迹成为了无数信众朝圣的象征,而他所讲述的法义与故事,永远回荡在众生的心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