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称誉,已能粗通儒、佛、道三家的学识。在唐玄宗(明皇)政治最清明的开元时期,他只有七岁,已经受到玄宗与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和奖爱。有一次,张九龄准备拔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比较软弱,而且肯听话的高级巨僚。李泌虽然年少,跟在张九龄身边,便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
“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拜称为小友。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他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
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他的幼年早慧,特别召他来讲《老子》,任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要好。在这个时候,他已经钻研于道家方术的修炼,很少吃烟火食物了。
传说他少年时在终南山访仙求道,听到一个和尚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而有遗世之响,他认为是一位有道的高僧。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一个作苦工的老僧,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平常收拾吃过的残羹剩饭充饥,吃饱了就伸伸懒腰,找个角落去睡觉,因此大家便叫他懒残。李泌知道懒残禅师。在一个寒冬深夜,独自一个人偷偷去找他,正碰到懒残把捡来的干牛粪,垒作一堆当柴烧,生起火来烤芋头。这个和尚在火堆旁缩做一团,面颊上挂着被冻得长流的清鼻水。李泌看了,一声不响,跪在他的旁边。懒残也像没有看见他似的,一面在牛粪中捡起烤熟了的芋头,张口就吃。一面又自言自语地骂李泌是不安好心,要来偷他的东西。边骂边吃,忽然转过脸来,把吃过的半个芋头递给李泌。李泌很恭敬地接着,也不嫌它太脏,规规矩矩地吃了下去。懒残看他吃完了半个芋头便说:好!好!你不必多说了,看你很诚心的,许你将来做十年的太平宰相吧!修道求仙休要再言!拍拍手就走了。《邺侯家传》录之。
这方士姓刘,原鲜卑世家子弟,因家道中落,出生后被送至寺庙,因天赋异常,早年得悟,被玄宗相中其术,拜为上宾寄于丞相府。因与张九龄结怨治其罪责,被李泌救之,送天目山,诚助李泌拜相。
这师兄弟七人,入李府后便声名远播,善于用刀,江湖称之江南七刀。话说熊大抱了孩子。祝七依依不舍地点燃了房子,两人回头又瞅了两眼。与师兄弟六人施展轻功,几个起落,便离开了湖畔。在静寂的湖面上,只留下刘能仰天啸吟——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祝七没死?而且葛红也没死!
原来祝七倒了酒,递给葛红。两人一饮而尽,熊大执刀,一招“飞瀑直泻”向祝七刺去,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的沈二与顾明同时出刀,封住了熊大的刀势。刘四闪身用刀挡在熊飞胸前。
顾明、刘能与沈民同时求情:“大哥,能留下七弟不?”
“不能!主公之命不可违!”熊大望着祝剑,“我也不舍,除非七弟在世上消失。”
“慢。大哥!”葛红冷冷地说,“泌哥是不是交代过,见绵书与手令如见其人?”
“是!”熊飞应诺到,“你持有手令与锦书葛夫人?”临行前,李泌吩咐过,取祝七性命时,如果葛红持有手令与锦书就不用出手了,并将其带回长安。
“大哥请看!”
果然是主公的白玉镶金手令,白玉上刻着一颗竹子,竹子中间用黄金雕了一朵牡丹花。花蕊刻了一个“泌”字。一边的锦书上,盖着李泌的私印。
“误会!误会了七弟!要不说呀,我的七弟怎么会是被史思明的人收买呢。葛夫人终于洗刷了你的嫌疑。哈哈哈……”
“葛红,快去准备,让哥哥们尝尝广陵的金针蒸肉,今天喝个痛快!哈哈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