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到鲁阳,一路向南,先过嵩山大谷关,再翻箕山到阳人,而后抵达梁县。
梁县东南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可直达鲁阳。鲁阳继续往东,经陕县,过颍河,可到达许县。
杨奉就屯兵在梁县,鲁阳可谓近在咫尺。
从地理位置来看,杨奉同意迁都鲁阳,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接到天子迁都的旨意,杨奉心花怒放,早早地就在梁县张罗,准备迎接天子。
而皇帝刘协这边,拖家带口,满朝公卿随行,行军自然没有那么快。
而且,要翻两座大山才能到梁县,想想就累。
第一条嵩山山脉,有个豁口大谷关可以走,倒没有受什么累。
但是过大谷关后,马上就要翻越箕山,车队必须在山下扎营,养足力气再行出发。
刘协带着伏皇后、董贵人、宋贵人三位老婆,跟郊游一样,坐在篝火前,烤些地瓜和肉,其乐融融。
这次迁都,条件比上次强太多了。
回想上次从长安迁回洛阳,明明只有七百里,却整整走了一年,真的是部血泪史。
阿斗就是在北渡黄河、逃亡安邑的时候穿越过来的。
当时他被丝绢吊着,从几十丈的悬崖降到岸边,亲眼目睹有公卿大臣直接跳下悬崖,摔得头破血流。
真是太恐怖了,刘协一秒都不敢多想。
看着身边三位共过患难的美貌老婆,在这谈笑风生,而自己也不再惶惶如丧家之犬。
刘协心中泛起一阵暖意。
这一切都是曹操的功劳啊!
等入新都安定后,朕一定要拜曹操为相父,跟诸葛相父那样。
好巧不巧,说相父,相父到。
“陛下,微臣有事禀奏。”曹操跪在营外求见。
刘协只是挥一挥手,栅栏门口的士兵便让曹操入内。
“爱卿快过来做,尝尝朕和爱妃烤的地瓜。”
刘协朝刚走进来的曹操招手,示意他到篝火前落座。
曹操则应召而至,上去行礼,说道:“陛下,微臣落座此处,于礼不合。”
的确,如果说跟皇帝同坐,可以算是皇帝的恩宠。
但是和皇帝的嫔妃同坐,那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相...爱卿,快快请坐,这没有外人,不必拘泥君臣之礼。”
“微臣遵旨。”
曹操终究是拗不过刘协,况且他有要事禀奏,不能退下。
于是曹操走至篝火前,落座在宋贵人旁边。
这宋贵人,名为宋都,是常山太守宋泓之女,长得闭月羞花,刘协很满意。
曹操也很满意,盯着宋贵人看了许久。
看得宋贵人都不好意思了。
“陛下,您与大臣议事,妾身不便旁听,先回营帐了。”
宋贵人分不清曹操是什么意思,可能是不想她旁听,也可能是别的意思,总之不是什么好意思。
于是宋贵人回帐去了,伏皇后、董贵人也都各自回帐。
“爱卿,何事禀奏,莫非是要拔营赶路了?”
刘协正养足了力气,有信心一口气翻过箕山,直接到阳人县休息。
当然,皇帝爬山是不用自己爬的,就是要在车轿里颠簸一阵。
曹操酝酿了一番,说道:“的确该启程了,只是我们不能继续向南,得沿着山脚朝东走。”
“好,那就往东,都不用爬山了。”
......
皇帝你在干嘛?
真把迁都当郊游啊,往哪走都不关心吗?
曹操也有些好奇,皱眉问道:“陛下,您就不问问,为什么不往南走了?”
“朕听相父的,相父要我往东,我就往东。”
曹操呆了,皇帝这是真拿自己当相父啊!
即便皇帝把自己当相父,自己也不能真把自己当相父。
“陛下,探路的来报,箕山发生滑坡,大路都被阻死。”
“微臣担心陛下受苦,因此建议改往东走,先去阳城,再沿颖水南下临幸颍川。”
曹操将不能向南的理由以及往东的方案,一五一十地汇报给皇帝,生怕有半点疏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