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元庭如何不堪,终归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武林高手还是养着两个的。

此时被元顺帝留在身边护卫,终于保下自己和几位贵妃的性命,但外围的大臣和禁卫军死伤惨重,最终四大派掌门和个别亲信弟子终于突破重围逃出生天。

按照陈琳原本的计划,这一局要将四大派彻底断绝传承,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这些门派,有一个武当就足够了。

何太冲,班淑娴,灭绝师太,鲜于通,崆峒五老中的宗维侠、唐文亮,这六人在大都城外聚头一合计,咱们这是被剑仙子那小贱人给阴了,此仇不报非君子。

其实这些人本来就是干的下作勾当齐聚武当,才被元庭一网成擒,如果没有陈琳的搭救,最后这十几个人也留不下来。

但陈琳的手段也实在下头,大家把账全算在她头上也一点不怨。

至于此时的陈琳,早就带着灵素和周芷若到达蝴蝶谷,找蝶谷医仙胡青牛交流医术和药理去了。

天下大势如滚滚洪流推着人不断前行,朱元璋感觉到自己的队伍发展太快,新加入的兄弟得不到有效训练就要上战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手底下投奔而来的谋士和猛将越来越多,对自己核心思想的领悟却几乎没有,短时间内想要解决问题只能靠自己。

极力压制住扩张速度的同时,朱元璋发动整治风气运动,统一思想运动,不管这些管理层能不能理解,但军令下必须贯彻执行。

就这样一年时间里,起义军仍然拿下两湖和部分河南地区。

这日军事课堂结束,一众兄弟们喝酒吃肉,难得欢聚一堂。

历史上主要的开国功勋到场大半,徐达,常遇春,常茂,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愈,还有其他许多年轻猛将,在酒后晕晕乎乎之时,趁着朱元璋醉倒,欲要按照历史上一般行黄袍加身之计。

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表现出抗拒,可心里还是很向往的,半推半就之下就自立为王,进而称帝。

可现在的朱元璋谨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在众位兄弟摆弄自己要套上黄袍时立刻惊醒,言辞恳切的拒绝兄弟一番好意。

徐达常遇春对朱元璋非常了解,立刻告罪带着兄弟们退走。可下面的这些猛将就真的是猛将了,见朱元璋不愿称帝,还以为他心无大志,最终还是要归顺元庭,将兄弟们陷于水火,那还跟着干个屁啊!

于是接下来的半年里,朱元璋起义军陷入低谷,不但将士带着不少壮丁,更让全军上下的士气备受打击。

每日里朱元璋都黑着一张脸,窝在帅帐内在地上写写画画。

另一边四大派带着几名弟子各自回山,开始广招门徒重振门墙。此时山下到处都是流民,随便给口饭吃就能跟你走,所以这些门派一说收徒,那真是人山人海,可惜个个骨瘦如柴,还有不少残疾的。

等掌门终于从这汪洋大海中选出一两百个还有培养价值的,刚刚教授完入门武功,那些从起义军中脱离出去的猛将兄来了。

这些家伙可不懂什么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老子队伍规模小,战力不足,正需要一些武功秘籍提高实力,你这没落的门派留着下崽吗?直接烧山抢他娘的。

掌门人凭借武功逃出包围,可手下弟子一个都没活下来,只能仰天长叹,还有天理吗?

可这些猛将兄也一脸委屈,这些刚入门的弟子学上两三手功夫就比我这见过血的士卒战力更强,一顿拼杀下上万的兄弟挂掉三千,最后抢到大量秘籍,可是斗大的字不认识半个,能练个锤子?

就在这些自立门户的猛将兄越发展势力越小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出关,大手一挥:“老子要搞试点工程,建立乌托邦!”

地点都想好了,就在新拿下的襄阳城。这里有郭靖大侠流传下来的抗击鞑子光荣事迹,更是饱受战火摧残的重灾区,对蒙元的仇恨也是最深的,此时开展试点再好不过。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朱元璋同时整顿完全军上下的思想建设,对新兵蛋子进行完善的军事训练,于是召开誓师大会,全面开始对北方的进攻。

元庭经过两年修整,也感觉自己又行了,汝阳王从爱女身死的消息中缓过来,化悲愤为动力,亲自率军展开平反大战,可一路过去又悲催了。

老百姓已经听说襄阳城的政策,那是擂鼓宣天鞭炮齐鸣,天天就盼着朱大帅王师北定中原日,此时元军过境,不但丝毫不配合,还有不少人暗中使绊子,粮草被烧了不少,就连官道都被人给挖断了。

在朱元璋毫无下限的战争思想下,元军节节败退,这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毫无悬念,很快攻下元大都,将蒙古人赶回大草原。

秘境内,灵素看着已经身上都快长毛的陈琳:“姐姐,你说朱元璋那小子什么时候称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