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危楼一行人在前往潞州的途中,沿途风光旖旎,然而陆危楼却眉头紧锁。他心中清楚,明教虽已在西域崛起,实力日渐强大,但要真正与中原势力争锋,必须要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立足。

这一天,陆危楼与明教高层刚刚抵达潞州,就听到街头巷尾传来骚乱声。街道上人群散开,几名黑衣刺客正围攻一名年纪不大的官员。那官员虽满面风霜,却英气逼人,手持长剑奋力抵抗。然而刺客身手不凡,刀光剑影间,官员渐渐力不从心。

陆危楼瞥了一眼身旁的何方易和卢卡比,轻声道:“动手吧。”

卢卡比微微一笑,身影如鬼魅般消失在陆危楼身后,而何方易则冷静地握住了佩剑。二人迅速出手,身形如电,瞬间挡在刺客与官员之间。刺客们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被卢卡比的利刃刺中要害,倒在血泊中。剩下的几人见状,惊慌失措,转身逃跑,却被何方易拦下。

官员看到陆危楼等人的出手相助,目露惊讶与感激。他扶着墙壁,喘息几声,拱手作揖道:“多谢几位英雄出手相救,在下李隆基,若非诸位援手,今日恐怕就要命丧于此了。”

陆危楼看了他一眼,目光微微凝重。李隆基,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乃是当今圣上的侄子,因韦皇后的专权,李隆基如今虽位居潞州别驾,却受尽冷眼和打压。如今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更是篡权之心昭然若揭,而李隆基显然是其中的异数。

陆危楼淡然一笑,抱拳回礼:“李别驾不必客气,在下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

李隆基眼神闪动,暗中打量陆危楼。这位出手果断、气度非凡的青年,显然不仅是一个路见不平的江湖人。他抿了抿唇,随后诚恳道:“若英雄不嫌弃,请与我一同前往我的府邸。我有些事情,还希望向英雄请教。”

陆危楼知道李隆基的心思,稍作思考后,便点了点头。于是,李隆基带着陆危楼等人前往潞州府衙。

在府衙内,李隆基亲自斟茶敬酒,举止间充满了诚意。他看向陆危楼,语气中多了一份沉重:“陆兄,不瞒你说,我李家江山已到了风雨飘摇之际。韦后掌权,朝政混乱,李唐江山危在旦夕。我本欲除掉韦后,还我李家一片清明,但如今韦后早已对我起了杀心,我身边能信赖之人寥寥无几。”

陆危楼放下茶杯,心中已然了然于胸。李隆基之所以想要拉拢他,自然是看中了明教的力量。虽然明教尚未在中原扎根,但李隆基显然意识到了这支势力的潜力。他看向李隆基,淡淡道:“李别驾,如今朝政风波诡谲,若想逆转乾坤,恐怕并非一人之力能够成事。”

李隆基点了点头,神情坚定:“陆兄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我才愿意与诸位结交。江山社稷,唯有英雄与义士共襄,才能拯救大唐于危难。”

陆危楼沉默片刻,思索良久。此时的明教虽在西域强大,但若要在中原站稳脚跟,必须借助朝廷的力量。李隆基是个颇具胆略和远见的年轻人,未来若能成大事,他必定会是明教在中原的坚实盟友。想到此处,陆危楼淡淡一笑,道:“李别驾若真心求贤,我自当竭尽所能相助。”

李隆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拱手道:“陆兄此言,隆基铭记于心。”

此刻,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名护卫急匆匆跑进来,神色紧张地禀告:“大人,韦后派来的刺客再度出现在城外!”

李隆基脸色微变,目光落在陆危楼身上。陆危楼微微一笑,起身道:“李别驾不必忧心,我陪你走一趟。”

二人携手,迅速出门迎敌。陆危楼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身手,率领明教弟子,轻而易举地击退了刺客。经过这一战,李隆基更加坚定了对陆危楼的信任,二人开始暗中合作。

自此,明教与李隆基的关系逐渐密切,明教也借此机会,在中原建立了根基。陆危楼清楚,他与李隆基的联盟,可能会为未来的大局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陆烟儿作为明教圣女的地位也日益巩固,她的出现,让明教更加团结,士气更加高昂。

陆危楼回头望向远处的天际,心中早已有了更大的蓝图。

景龙四年,长安城风雨欲来。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毒杀,朝政动荡,韦皇后意图效仿武则天登基为帝,整个大唐朝野震动。此时的陆危楼,已与李隆基关系极为密切。经过多年的隐忍,李隆基终于决定出手,与姑姑太平公主联合,趁着宫内戒备松懈,举兵发动“唐隆政变”。而陆危楼,作为李隆基心腹,自然成为这场政变中的关键人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