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战略思想的核心是“跨有荆益、两路北伐”。很多人喜欢拿关羽丢失荆州论证《隆中对》战略思想设计有问题。但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关羽北伐原因、出兵时间和襄樊之战全过程,便可说明《隆中对》所设想的“跨有荆益、两路出兵”的方案是基本可行的,不存在计划失误。

至于说后来关羽襄樊之战败亡,造成荆州丢失,让蜀汉集团无法实现“地跨荆益、两路北伐”,主要是因为蜀汉集团实力不足、蜀汉领导集团大意、对东吴偷袭准备不足、关羽性格缺陷等一些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在本书《关羽的冒险》一章有详述,此处不展开),既不能简单归结为“关羽大意失荆州”,也并非诸葛亮《隆中对》战略规划有问题。所以,田余庆教授评价道:“诸葛亮作《隆中对》,未知条件较多,局势不太明朗,而所作出的判断如此具体,应验如此显著,这正是《隆中对》千古传颂的价值所在。唯其如此,《隆中对》包含未得应验之处,也就无法避免。”

第三个问题:《隆中对》执行得如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隆中对》到底行不行,还得看实践。

实践很快就来了。《隆中对》提出的第2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讨伐荆州。刘表病逝,刘琮投降,刘备逃跑。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打刘琮(取荆州是《隆中对》“地跨荆益”规划的第一步),刘备不听(据《三国志·先主传》,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继续向江陵方向逃跑。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孙权结盟,共抗曹操。接着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盟火烧赤壁、大败曹操,曹操集团退守襄阳以北。

从赤壁之战前后,亦可以看出:刘备、诸葛亮充分发挥“人谋”作用,联孙抗曹(其实主导权在东吴孙权手里,刘备诸葛亮属于配合地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赢赤壁之战,充分证明了《隆中对》提出的“结好孙权”可行性。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曾引用赤壁之战说明“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道理。经此一役,刘备获得了荆州四郡,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地位大大提高。

《隆中对》提出的第8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和诸葛亮利用益州内部矛盾,未经过多战斗,迫使刘璋投降,夺取益州,初步实现“地跨荆益”(荆州仅占四郡,并非全境占有,所以说初步实现),至此《隆中对》战略规划算是执行成功一半。

《隆中对》提出的第13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克汉中这块蜀汉咽喉之地,称“汉中王”,既可巩固益州,也可看作是一路北伐的尝试。至此,刘备集团达到疆域和事业的顶点。若以此时来看,《隆中对》是非常高瞻远瞩、无比正确的。

除了早期军事行动,入蜀治蜀也是《隆中对》重点内容。我们看看是否得到应验。

《隆中对》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那么诸葛亮在担任蜀国丞相后,完全是按照《隆中对》这个剧本,逐步实行的。五虎大将之一马超,出身陇西大族,在西凉既有威望又有实力,举兵反曹,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加入刘备集团后,帮助刘备拿下益州,这绝对是“西和诸戎”的生动演义;听从马谡建议,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作战原则,平定南中,其目的也就是“南抚夷越”;放下汉室正统的架子,抛弃深仇大恨,重新与孙权结为同盟,是为“外结好孙权”;诸葛亮革除弊政、举贤授能、依法治蜀,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把蜀汉治理得“道不拾遗、风化肃然”。

看来,从入蜀治蜀看,《隆中对》规划之意见,都得到了很好的应验。

领导科学杂志社副主编冯振广在《<草庐对>刍议》一文中认为,《草庐对》最终目标不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不在《草庐对》本身,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归纳起来有:第一,麻痹大意,丢了荆州;第二,刘备伐吴,大伤元气;第三,天下未变而北伐,必劳师而无功;第四,用人谨小慎微;第五,军事不能出奇制胜;第六,北伐系无奈之举,缺少必胜信心。冯振广副主编的见解十分有道理。这六条原因,细分起来,应该为前两条负主要责任的是刘备。诸葛亮虽然作为《隆中对》战略规划的提出者,但前期并未直接参与襄樊之战、夷陵之战等重大决策,故发生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导致“地跨荆益”成为泡影后,诸葛亮本人也是非常惋惜的。至于说“天下未变而北伐”,实属无奈之举,以攻为守,通过发动战争凝聚人心、转移矛盾,都有道理,但总体收效甚微,也充分说明“天时”重要性。偏居一隅、综合实力弱小、粮草运输困难、一路北伐、不容失败等因素,必然导致蜀汉北伐出兵路线缺少应变、容易被魏国识破而作出针对性防守,那么出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痛惜局面,也就再所难免。

第四个问题:《隆中对》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隆中对》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襄士人关于如何兴复汉室、统一中国这样战略规划设计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既然是“人谋”的产物,必然会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跨荆益”和“外结孙权”不可兼得。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玉堂教授在《<隆中对>:科学与虚幻并存》一文中认为,《隆中对》的最终目标是一种主观愿望,实现目标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就当时客观情况来看,实现最终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主要因为存在三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一,“跨有荆益”和“外结孙权”之间的矛盾;第二,“外结孙权”和“兴复汉室”之间的矛盾;第三,刘备“标榜信义”与“统一天下”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第二、第三对矛盾,也不算不可调和的矛盾,更不是《隆中对》战略规划的不足之处。原因也很简单。

“外结孙权”只是权宜之计,暂时的,从长远看,要“兴复汉室”,必将面临与曹魏、东吴的战争。两者只是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的差别,并不矛盾。

“标榜信义”与“统一天下”更是构不成矛盾。以信义取天下,只是树立政治旗帜,拉拢人心的需要,无论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弃天子另立门户”,事实上并未影响汉末军阀之间的斗争。从三国鼎立,到三家归晋(可以将晋视为曹魏的延续),归根到底,还是谁的军事实力强大,谁获得最后统一天下的胜利。

唯一确实存在的是第一对矛盾——“跨有荆益”和“外结孙权”之间的矛盾。在《关羽的冒险》一章,我们分析了荆州的战略地位以及对魏蜀吴三国意义。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西连益州,东连扬州,北接宛洛,战略地位重要,州治襄阳处于“中线”兵家必争之地。蜀汉到底有无可能做到“跨有荆益”和“外结孙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诸葛亮出山至襄樊之战爆发期间,“取荆州”和“结孙权”是否可以兼得?

从当时的时局和魏吴两个对手的战略规划看,不可能!

曹操要“成霸王之业”,必须统一南方,而统一南方,必须拿下荆州;孙权要“竟长江所极”,也必须拿下荆州,而且“取荆州”属于曹魏、东吴的“近期规划”。

假如曹操在发动赤壁之战前,认真听取了谋士贾诩“招揽贤才良士,安抚百姓,暂缓发动战争,等到荆州局势稳定,江东就会不攻自破”的建议,或许根本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贾诩的建议非常有道理,不过曹操得来荆州太容易,以至于谁的话也没有听进去。从占领荆州到丢失荆州,无奈退守襄阳,都在转瞬之间。

襄樊之战爆发,孙权为了夺得荆州,利用关羽围攻襄樊,江陵后方空虚的有利战机,不惜与刘备集团结下深仇大恨,秘密联合曹操,运用令人不齿的“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孙权的这一套操作,一方面说明仁义道德在国家利益方面一文不值,一方面说东吴觊觎荆州久矣。

所以,从第一阶段看,“取荆州”和“结孙权”是矛盾的。“取荆州”,就不可能“结孙权”;“结孙权”,亦不可能“取荆州”。

那么,在第二阶段,刘备夺得益州后,是否可以既“取荆州”,又“结孙权”呢?刘备、诸葛亮二人付诸了实践。

刘备实践了“取荆州”。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一个月后,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亲帅十万人,向荆州发动了大规模战争。有学者分析,关羽败亡距此时已一年半左右,刘备就是再大的怒气,也早已退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实目的,可以视为是对“地跨荆益”的再次尝试。不过很遗憾,败多胜少的刘备再次失败了,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本人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于白帝城(今四川奉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朱大渭研究员在《<隆中对>与夷陵之战》一文中认为,“夷陵之战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蜀、吴政略方针相冲突的反映。吴胜蜀败是由于吴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处于优势,以及吴军统帅陆逊的正确指挥。”

从计划看,刘备未打算“结孙权”;从结果看,刘备也“未取到荆州”。

诸葛亮实践了“结孙权”。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诸葛亮被拜为蜀国丞相。诸葛亮派人联络孙权,不计前嫌,修复了与孙权的盟友关系。“地跨荆益、两路北伐”是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为何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没有再次出兵荆州,实现这个目标呢?不是诸葛亮不想,而是实力不允许。夷陵之战,陆逊的一把火把刘备的家底几乎烧干净了,蜀国也变成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了。不要说在汉中、荆州两个方向同时面对曹魏和东吴,哪怕单独与东吴争夺荆州,蜀汉也未必有胜算。所以,诸葛亮审时度势、力排众议,主动修好与孙权的关系,稳定蜀汉东边局势,以便集中精力北伐。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消息传到蜀国,举国震惊。群臣建议与吴国断交。诸葛亮说:“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

从计划看,诸葛亮“结到了孙权”;从结果看,没有实力“取荆州”。

综上,从刘备和诸葛亮在第二阶段的实践来看,欲“取荆州”,必伐东吴;欲“结孙权”,必弃荆州。

二是荆益两州交通困难,不利分兵把守。

雄才伟略、高瞻远瞩的毛主席评价道:“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主席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主要考虑是荆益二州相距千里之遥、为群山所阻,两地分兵必然让刘备集团失去局部兵力优势。关羽败亡于襄樊之战,荆州被孙权集团偷袭得手,即是明证。假如荆益二州如荆扬二州一样交通顺畅,刘备对关羽施以援手,襄樊之战结果如何另当别论。所以,有网友戏称,就襄樊之战当时局势和力量对比来说,以孤军对抗曹操、孙权源源不断的援军,不要说关羽,就是神仙下凡,也攻不下襄樊、守不住江陵。

三是蜀汉综合国力弱小,不足支撑北伐。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首先,横向对比魏吴蜀三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梁满仓研究员所撰《隆中对的政略修改和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方针》认为:三国鼎立时期,从地域看,魏占有全国13州的9个州(冀、青、幽、并、凉、徐、豫、司隶、兖)和荆州、扬州一部分,东吴占3个州(扬、荆、交),蜀仅占益州。从人口看,曹魏人口443万,蜀汉人口94万,约为5:1。

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向军副研究员所撰《三国人口考》认为,三国人口最少的公元220年,魏国约有666万人,吴国约有284万人,蜀国约有143万人,魏吴蜀人口比大约为4.6:2:1。公元263年,魏国约有900万人,吴国约有360万人,蜀国约有180万人,魏吴蜀人口比大约为5:2:1。

上述统计,虽然计算方式、统计时间节点不一样,但从地域、人口两个关键因素看,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的力量对比是一样的。

其次,综向对比益州自身。

据《续汉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益州十二郡共有1517319户,7204877人。

据《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降魏时,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28万,人口90万,带甲将士10.2万,官吏4万。

论人口数量,蜀汉投降时仅为123年前的14%左右,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战乱、灾荒、瘟疫、豪强隐匿私兵等因素。从蜀汉投降时的官兵人口所占人口比来看,全国10%左右的人口在当兵打仗,3.8%的人是官吏。两项相加,约等于每6人就要养活1个公职人员(军人和官吏)。

据成都市社科院许蓉生研究员所撰《蜀汉军队的组成及其来源》统计分析,“从刘备称帝至后主亡国,四十余年间,蜀汉政权的在册人口,从未超过百万。在这不足百万的人口中,可以役使的丁壮不会超过二十万,而这些人同时又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由此可见,蜀汉人民的负担,十分沉重,难以支撑连连征战。

无论是与魏、吴两国对比,还是与益州前期历史对比,蜀国地小人少、综合实力弱小的问题都非常明显,都不足以支撑北伐事业。

“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田余庆教授评语),诸葛亮却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朝康熙皇帝高度评价“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将蜀国治理得最有条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著《中国通史》“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为促进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融合、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