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修好后的不久,村子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早年离开村子去城里闯荡的王大山。
王大山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戴着一顶旧帽子,脸上带着几分沧桑,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热情。
他一进村,就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
“大山,你可算回来了呀!”
一位眼尖的村民率先喊道。
王大山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一路来到了村委会。
彼得洛夫村长和张技术员见到他,都十分惊喜。
“大山啊,你这几年在城里咋样啊?”
彼得洛夫村长关切地问道。
王大山感慨地说:“村长,这几年在城里可不容易啊,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在一家工厂里干活,从最底层的工人做起,慢慢学到了一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次回来,我听说咱们村发展得这么好,尤其是这水果加工厂,我就想着能不能回来为村子出份力。”
张技术员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呀,我们正愁着这加工厂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有经验的人呢。你快给我们讲讲你在城里都学到了啥。”
王大山坐下来,喝了口水,缓缓说道:“我在的那家工厂,他们特别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每天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研究怎么提高产品质量,怎么开发新的产品。而且在管理上,也不像我们以前那样随意,每个工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我觉得咱们村的加工厂也可以借鉴借鉴。”
彼得洛夫村长听了,连连点头:“大山啊,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我们之前也在搞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但还不够系统。你既然有这些经验,可得多帮帮我们啊。”
王大山笑着说:“村长,你放心吧,我既然回来了,就肯定会尽力的。我还带回来一些城里的新技术资料和一些新的水果加工的想法,咱们可以一起研究研究。”
接下来的几天,王大山和村里的技术骨干们一起在加工厂里忙碌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