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牧总督和平解放的指示下,澳宋军队只是摆开架势围城,而没有采取任何暴力攻城手段,像以前常用的攻城炮更是一炮都没打过。

虽然澳宋人很安静的在外面围城,但是城中的人心理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城墙上的守军和高墙大院里的权贵们。

普通老百姓反而非常镇定,他们觉得澳宋人来青天就有了,等着解放呢,怎么可能害怕,要不是权贵们手里有刀,他们早就开城门“喜迎王师”了。

崇祯知道澳宋人只是围城后,他立马就知道澳宋人打的什么主意,崇祯知道澳宋人不像鞑子那样没有道德包袱,毕竟澳宋人一直用先进爱民标榜自己。

所以崇祯断定澳宋人绝不会用武力把北京城打烂,也就意味着北京还能守,自己还有机会等到各省的勤王大军绝地翻盘。

不过又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粮食,加上守军权贵平民整个北京城现在有了近百万人,平民可以饿着,守军可不能亏待,不然城外的澳宋人很乐意替崇祯让北京城里的守军吃饱。

本来北京作为一座几十万人口的首都,粮食大部分只有靠南方漕运,而自从崇祯大旱以来大明整个北方的生产都被破坏了,现在漕运的压力非常的大,搞的整个京城没事就闹粮食危机。

幸好澳宋人还有人性,不然把运河一断,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北京的情况和北方其他受灾省份是一样一样的,甚至由于人口富集情况会更严重。

而且由于南方各省分离倾向越来越高发往京城的漕粮一年比一年少,不足部分甚至靠着商人向澳宋人秘密购买,可以说北京普通人早就享受过澳宋人的“恩情”了。

对于这种现象崇祯和权贵也知道,但只能装不知道,不然怎么去喂饱这么多人?

甘陕几省的农民吃不饱饭闹起来也就罢了,大不了镇压就是,反正离京城那么远一时半会儿想打过来有点难。

但北京的居民吃不饱闹起来了事态就严重了,到时候他们勾结澳宋人真能马上给权贵们开瓢。

现在澳宋人把城一围,以北京的存粮情况不一定能撑的到勤王大军到来,所以崇祯决定去找权贵们募捐,先弄点粮食和钱把军队稳住,只要稳住军队一切都还有办法。

不过最后的结果让崇祯非常失望,整个北京城的权贵也捐出来多少钱粮,这些权贵和历史上闯王打到家门口一样一样的,宁愿死也不拔毛。

但是由于澳宋人带来的压力比闯王大多了,所以还是崇祯弄到了30万两白银和10万石粮食,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开完募捐会后崇祯又开始一个人开发呆,然后自言自语道:“悔不听孙先生之言。”

崇祯这里说的孙先生是指孙承宗,当年孙承宗被重新启用后就又开始为大明朝兢兢业业的工作,本来年纪就大了没几年就累死了,比历史上还早死了两年。

孙承宗死前给崇祯留下一篇干货满满的防御策略,里面策略包涵有对澳宋人的,对后金的,对农民军的,反正可能危害大明朝势力都有,但主要篇幅都是用来写澳宋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