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时。
汪洋送江小沐到厂门口,这种做法让江小沐受宠若惊。
毕竟江小沐只是晚辈,以汪洋的岁数资历,又是这么大的领导,确实是以诚相待了。
同时,他的这种做法也让厂里的人纷纷好奇,知道是林染到厂里来后,都上前围观。
甚至有人开口挽留江小沐,请他再坐一坐,在厂里开个交流会。
江小沐婉拒了,说刚出差回来,有许多事情要忙,以后再找机会交流,然后告辞离去。
先去了趟银行,把刚到手的4000块钱稿酬存起来。
前不久,《芙蓉镇》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按千字七块标准,支付了一千多点稿酬。
比魔都文艺出版社千字少了三块,一本书少了近五百稿酬,可见南边的单位确实有钱。
加上连环画每月五百,五个月两千五,零零散散,江小沐买四合院的钱又全挣回来了。
存好钱,江小沐顺便去了人民文艺杂志编辑部。
就这个月,作协正式恢复工作,不出意外的话,张广年近期是会担任临时党组书籍的。
“来了?坐,正要找你。”江小沐刚到办公室,张广年就脸色一喜。
“看领导表情,这是又有什么好事儿?”
张广年点头笑呵呵道:“《文艺报》《诗刊》要相继复刊,可不就是好事儿?所以提前跟你说说,约几篇稿子。”
“我也正要和您商量,那篇《乔厂长上任记》你们这儿不方便发表,要不我拿到南方去发表?”江小沐商量道。
“刚收到李小林来信,说《收获》也在准备复刊,他们应该是敢发表那篇小说的。”
张广年摆摆手,说:“我准备把这篇小说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你别瞎扯淡。”
“相比去年,今年你写的作品可是少了许多,你在上大学,学业繁忙可以理解。”
“不过我还是想请你在7月份之前给我们准备至少一篇文章,有没有问题?”
江小沐点头道:“没问题,在哪儿发表?”
“《文艺报》,所以质量一定要好,你多费点心。”张广年笑着说道。
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你会写诗,也可以写几篇诗投稿,就算不会,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你们这样的大单位,不缺诗人投稿吧?”江小沐扬眉问道。
张广年摇头道:“稿子不缺,但高质量的诗稿永远稀缺。”
“我以前很少写诗,只能说试试,写的勉强能看再投稿。”江小沐含笑回道。
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之前倒是写过一首诗,就是有些短。”
“说来听听。”张广年眼神一亮,颇有兴致道。
江小沐沉吟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没了?”张广年呆了下,疑惑道。
江小沐点头微笑道:“没了,就两句。”
“是没写完,还是总共就两句?”张广年问道。
江小沐笑呵呵道:“真就这两句。”
“得,果然很短。”张广年哭笑不得,倒没急着评价,“这诗叫什么名字?”
“一代人。”江小沐回道。
张广年点点头,把整首诗抄下来,仔细看了几遍,脸色逐渐认真起来,越看越有意思。
全诗只有两句,且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