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德意志而言,最理想的,莫过于拉拢法国对抗英国。
因为英国有着海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它的海军,虽然在19世纪时走了一段歧路,但实力仍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抗的,更不要说德意志这个刚刚开始建造海军的国家。
而德意志实力虽强,但和法国作战,必成两败俱伤之势。
此时法德无论谁胜谁负,都将成为半残之躯,能得到多少海外殖.民地让人怀疑,威廉二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两国的国民情绪,特别是法国的国民情绪却让这一切难以实现。
而威廉不知道的是,在他以前wei来历史中,一战后,德国在远东和太平洋上的利益主要为日.本所得,法国除了得到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欧洲大陆霸权的虚衔外,并没有得到什么太多的实际利益。
反过来,英国作为世界头号殖.民地大国,利益主要在海外,其殖.民地面积和人口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如果法国和德意志结盟,联手对付英国,便都可以把大量的陆军军费移为海军军费,想来他们得到的利益将大得难以想象。
但是法国以愚蠢和短视着称的“绿水海军”计划表明它已经失去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勇气,失去了直到现在还不停的叫喊着的法兰西精神,这在威廉二世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现在倒好,竟然还妄想全力与德意志争霸欧陆的战略思维。想到法国人对普鲁士人的态度,威廉就打消了那个念头,转而,他又想到了和英国的关系。
其实,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德一直把彼此看成是“天然盟友”。自德国统一后,历届帝国宰相都曾尝试与英国正式结盟,只是英国严格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方针,结盟始终没有达成。
而随着德国实力的迅速增强,德国的资本家们越发的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德德意志羸弱的海军,是无法实现海外扩张目标的。
这样一来与大英帝国结盟,借助其广阔的殖民地,一个雄居大陆,一个称霸海洋,正是历代德皇想要的理想结果。
而且英德结盟比起德法结盟的成功可能性的最大,优势就是两国王室的血缘关系毕竟他威廉二世就是英国前女王的外孙,现任爱德华七世的外甥嘛。
而法国的执政党秉承雅各宾主义传统和“自由、民主、博爱”的信念,坚决反对殖民活动,尤其仇视德意志帝国。
法国的殖民帝国的建立完全是由一小撮野心勃勃的冒险家、高级文官、军人和传教士们在或多或少脱离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人同样对在卧榻旁虎视眈眈的德国没有一点好印象。
他威廉二世也在曾经努力过,可是,最后还是没能把两国绑在了一步战车上,其中的曲折就算是现在他想起来也感到无比的唏嘘。
他还清楚的记得1898年3月29日和4月1日这段时间,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与德国驻英大使哈茨费尔德两次会晤,张伯伦开门见山的提出,英国将放弃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即:寻找将帮助英国所希望的和平的同盟。
而这个盟友正是德国,当时哈茨费尔德发回来张伯伦的电报是:“据我看来,在那些较大的事情上,德国的利益是和我们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这句话的。
当时张伯伦提出英德两国就中国和西非问题举行谈判,建立同盟,假如德国就站在英国一边,以后如果遭到攻击,英国将支持德国。
但是威廉担心其中有诈,因为英国人一直以来就以这样的情形出现的,他不得不防,特别是英国人最喜欢利用君主立宪制各分山头的把戏,来把对本国不好的协议用上下议会不同意不过关进行推掉等卡住,所以他没有同意这次的谈判结果。
毕竟如果一旦自己答应了同盟条件,而英国议会又拒绝同盟条约,德意志帝国马上的就会成为法俄两国的主要敌对目标,成为英国的替死鬼。
同时他认为英国提供的利益,其实远远不能补偿德国与法俄对抗造成的损失,毕竟英国在海外,他们世界第一海军在那里,谁也打不到他们的本土,可是德意志却是夹在那双方的之间,就算最后打赢了对方两国,自己国土相信也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如果英国再狠心一点,对德意志下手.......
并且在西非和中.国的区域结盟,更是无法消除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个不定时炸弹,对德国的巨大安全威胁,毕竟法国人的坚硬态度摆在那里。
因此,威廉断然拒绝了英国人的条件,反过来要求英国加入“三国同盟”,以对抗法国。
而负责谈判的张伯伦知道英国议会不可能答应这个同盟而拒绝,因此当时谈判第一阶段无果而终。
到了1899年10月,南非殖民地争抢的布尔战争爆发,英国把在那里的所有其他欧洲人都赶了出去南非,这一举动让欧洲各国掀起反英高潮,与英国在远东、近东、中亚冲突不断的俄国更是借机积极活动,反英同盟的阴影在英国政治家的心中挥之不去。迫不得已,张伯伦等人又开始转向他们德意志求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